APP下载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要点研究

2017-10-26蒋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0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文化教育原则

蒋琳

摘要:全球一体化态势下,英语教育在各院校教育体系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效益。在此背景下,中外合作项目的英语教学,更是进一步优化了英语教学环境,推动了文化传播与渗透,其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有目共睹。有关中外合作项目中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研究,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在对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原则做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高等教育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中外合作;英语教学;文化教育;原则;实施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0-0092-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行了体制改革,将目光转向了国外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开始兴起。中外合作英语教学,以文化教育为连接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并促进了彼此经验、资源优势的互补,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良好基础。高等教育中外合作项目的英语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越发明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国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一、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原则

文化视域下,建立在一定原则基础上的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效果更佳。根据《教育法》规定,“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中外教育合作交流”,需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形象,严格恪守国内、国际法律。具体而言,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需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平等性原则。世界各国的文化共通性,决定了人类社会共荣共进的基础。各自不同社会条件等因素,各国彼此间文化的差异性,又为各国特色发展提供了支撑。在面对国际多元文化生态的冲击时,教师要时刻保持理性心态,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特点。英语教学本身有着明显的文化属性,是引导学生了解异国文化的重要通道,同时亦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石。在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应遵守平等性原则,即客观对待不同文化的差异化,持以平和、包容的态度。正如著名学家王宗炎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应努力把语言不同变成声入心通,应该尽量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决不能归咎哪一方,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除了内容平等外,还需保证文化教育数量上的平等。英语教学体系中英语国家文化居主要部分,但绝不能忽视或轻视本国文化传播与教育,这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础。

2.整合性原则。长期以来,缘于教育功利性、工具性等思想的侵蚀,英语教学中知识与文化分离,且由于对语言习得并无立竿见影的效果,英语语言训练中很少或根本不涉及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加大,不利于他们的应用实践。坚持整合性原则,是塑造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文化品格的重要基础。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文化教学需体现在目标、内容及方法等多个维度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下,进一步细化学生语言技巧、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培养目标,并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制订可行的实施计划。文化教育内容整合,要实现英语教学中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整合、差异化文化之间的整合以及交叉学科之间的整合,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要点串联。此外,英语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虽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性差异有所不同。因而,教师要注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3.发展性原则。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其知识、内涵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改变。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也如此。高校要以發展的态度,审视中外合作英语教学项目设置,不断提升其文化品格。在以往的社会形态下,人们常常习惯于用静态的观点来理解文化内涵,更多的时候是将其视为一个名词进行解读。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文化本身并非一成不变,其所涵括的内容及内涵不断地在扩展和丰富。对此,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要着重相关内容丰富和更新,努力延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更好地跟进社会发展。同时,学生作为英语教学的主体,随着年龄增长其见识、智力等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在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中,还需根据学生个性差异更新文化教育内容,逐步由文化现象深入到文化本质,结合学生既有的语言交际能力、接受能力等,制订更加完善的教学计划。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讲,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也应综合考虑各相关参与要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其能力建设平衡发展。

二、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文化教育活动相当烦琐,对各环节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文化教育本质及特点,以下几种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策略,可供参考和借鉴。

1.重视师资建设。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作为英语教学实践的组织者、参与者,是重要的引导性角色,其能力素质表现直接影响了文化教育实效。同时,教师本身就是文化的体现,其功能定位在于文化价值及文化功能创造,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使命。高校要着重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刻认识到其扮演的重要战略地位,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修养,以提供更加完善的文化教育服务。有学者认为,专业化师资应具备渊博的普通文化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信念以及丰富的学科文化素养。高校应在明确专业化师资队伍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客观考核现有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及时发现其中不足,进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制订科学的岗位培训计划。在合作项目中,高校搭建良好的业界交际平台,及时更新教师的思想理念,丰富他们的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素养修养,加紧内部优秀经验传播,从而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教学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中外教师之间的文化交际互动,教师也要深入了解异国文化差异及共同点,发挥他们的文化联结使命作用。

2.优化课程设置。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国际交流贸易活动日渐频繁,英语教学已然成为了全面发展学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课程设置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包括目标设置、内容设计以及方法创新等。在文化教育目标设置方面,需要突破原有观念的束缚,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维度来审视此项工作,立足于全面发展学生,并结合学生个性差异,制定发展性教学目标,并就各阶段教育情况进行分化和量化,以满足国内国际变化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在内容设计方面,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积累,更要重视文化渗透,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差异化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减少学生学习压力,并引导他们理解和应用。而文化教育方法创新方面,则需充分了解文化教育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主探究与发现,提升文化渲染力度。endprint

3.营造文化环境。从本质意义上讲,教育起源于文化传承需要。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文化属性被严重遮蔽,相反人们却赋予了它明显的功利性和工具性,并日渐成为了英语教育的主导思想,直接限制了英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应着力于打破这种文化教育思想束缚,准确定期其功能价值,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及习惯。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广泛的概念,主要是指英语学习主体之外的环境组成部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等。学校层次上,应加强和重视英语文化教育环境营造,充分利用中外合作优势,有机地将两种文化整合在一起,并善于發现其中有效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实践活动,如设置英语广角、中外交流、翻译竞赛等活动,将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除了人文环境方面,学校还需重视语言环境塑造,加强学生之间的英语日常互动交际,由外语教师主导相关活动,可行条件下还原异国风情,引导学生英语文化实践。

4.完善评价机制。评价对于英语教学课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是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基础。文化教育导向下的英语教学评价机制建设,要系统地考核和分析其文化品格,确定其存在的文化价值,了解学生的行为素质表现,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首先,在中外合作英语教学评价项目设置上,要体现出知识评价和文化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剔除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客观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教师可将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情景之中,提出问题任务,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并深入透视其折射出的学生文化修养,并通过客观的数据表达出来,以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与完善。教师需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综合、客观反映出学生的既有水平,可基于表现优异的学生适度奖励,激励他们的有效学习行为,发挥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意义非凡。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中外合作项目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过程复杂,本文的研究可能不尽完善。因此,笔者希望学术界更多关注此项研究,认真剖析当前工作现状,量化其功能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结合文化教育特点及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的英语文化教育策略,明确其中实施要点,从而推动我国英语教学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外合作优势,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注入新的活力,夯实我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付玲.交际教学法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1):150-151,154.

[2]刘芳.学生跨文化适应训练研究及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的启示[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06):48-50.

[3]林金辉,刘志平.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4]孟中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文化冲突与超越[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72-74.

[5]潘宏伟.基于ESP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01):95-98.

[6]涂熙玲.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中西文化教学双向导入[J].高教学刊,2016,(09):17-18.

[7]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01).

[8]王平晓.语言环境差异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方法探索——评《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与实务:基于中外双向互动教学的英语语言实践和跨文化元素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119-120.

[9]张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73-77.

[10]赵兰信,李明清.冲突与融合: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CBI教学的文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5,(2):210-2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文化教育原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