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量的对策

2017-10-25熊艳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对策

熊艳丽

摘 要:图书流通量能够有效反映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和流通部工作的业务水准。从馆藏资源结构、工作人员队伍、服务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图书流通量的内在因素,从优化馆藏资源结构、落实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入馆教育工作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图书流通量的对策和手段。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流通量 馆藏资源 对策

流通部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外服务的最重要工作窗口,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基础性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是否高效、满意的为高职院校师生读者服务,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对外技术服务等工作的正常开展,越来越受到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流通量能够有效反映高职院校图书馆图书流通的实际数量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也能夠体现出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的业务水准,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而言至关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流通量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的生命线、质量线。虽然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将近是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但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却存在图书流通量不高的突出问题,如何有效破解这个问题,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来说显得尤为紧迫。[1]

一、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量的因素

1.馆藏资源结构设置不合理

高职院校在创建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建设和迎接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评估的工作中,对图书馆投入了较大的人力、财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为了达标,过于注重量的标准,而忽略了藏书质量,对陈旧过时、缺乏新颖性和实用性的书籍未及时清理和剔除。其次,采购书籍未对学生、教职员工等读者做充分调研,大多数图书馆以文学社科类、数理类、生活娱乐类为主,真正适合读者专业学习、科学研究的参考书籍非常少。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在线读报系统、文献检索系统、新东方英语多媒体学习库等电子资源数据库和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网络系统建设重视不够,重点仍放在购买纸质图书上,忽视了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的配置。高职院校图书馆将出现馆藏资源结构设置不合理,与读者的需求有着较大的差距,对读者缺乏吸引力,导致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图书流通量的双下降。[2]

2.流通部工作人员队伍实力不强

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学院转岗、家属安置等渠道安排的人员,所学专业与图书情报类不相关的人员居多,专业不对口;流通部工作人员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很少,专科及以下为主,学历层次较低;拥有副研究馆员及以上职称的流通部工作人员非常少,大多职称主要是馆员及以下,职称层次较低;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的人员很少,年龄结构偏大;男性人员特别少、甚至没有,并且大部分高职院校流通部工作人员人数不超过5名。显然,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队伍实力不强,很难为读者进行专业、满意、创新性、全方位地服务。[3]

3.流通服务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与读者直接接触,为了给读者创造良好的借阅环境,需要不断地进行图书的借还、清理、上架和整理工作。随着高职院校的大力发展,师生规模增长较快,无疑会增大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强度,流通部工作人员对读者的服务热情会降低,甚至态度生硬,为读者的借阅服务主动性不强、工作不到位;久而久之会引起读者与流通部工作人员的抱怨,导致读者的借阅热情下降。高职院校图书馆虽然开发了网站、主页等,但缺乏深度服务教学、科研的检索、阅读等功能栏目,特别缺乏读者乐见的图书馆手机移动智能端(APP)系统,不便于读者远程、随时、随地借阅。另外,部分高职院校未给读者开展针对本院图书馆纸质、电子文献资料查询、检索和使用方面的讲座和指导,导致读者在本人的学习、创新性活动中不善于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显然,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都会使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利用率、图书流通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流通量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来改善读者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和流通量,实现图书馆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对外技术服务提供支撑的目的。

1.优化馆藏资源结构设置。邀请不同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的教师和不同系部、年级的学生专门成立“图书遴选小组”以及在各大书店成立读者推荐角等方式从源头上的保证、提高图书报刊等纸质图书采购的针对性,使其更加符合学校教学、科研、对外技术服务的需求。加大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在线读报系统、文献检索系统、新东方英语多媒体学习库等光盘库、电子资源数据库的采购力度。条件成熟时与本地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开发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和移动图书馆智能终端,实现读者的远程借阅。通过以上改进措施,达到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目的。

2.落实图书馆流通部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制定流通部工作人员的责任和借阅规则、注意事项、读者权利与义务等制度。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工作人员热情服务、保证足够的借阅开放时间,淘汰过时、落后的文献资源,按中图法做好文献资源的整理、上架、巡查工作;读者在图书馆流通部开架借阅时也必须按中图法进行借阅和将归位;新到文献资源在公告栏及时告知读者,扩大学生读者借阅文献资源权利和数量,为读者最大限度、最方便地利用好图书馆馆藏资源。[4]

3.加强流通部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利用好高职院校对图书馆的专项经费投入和支持政策,引进专业对口、学历和职称较高的人才充实流通部力量;对流通部现有人员进行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多到示范高职院校、骨干高职院校图书馆考察并且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实现图书馆流通部队伍建设目标。

4.做好读者的入馆教育工作。图书馆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通过讲座、授课并且结合ppt、视频讲解、读者示范等形式向新入职、新入学的读者进行新生入馆教育,介绍图书馆的布局、借阅规则以及电子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从而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流通量。

参考文献

[1]刘海舒,李慧萍.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与发展对策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5):96-99.

[2]蓝林英.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流通量的若干思考[J].卷宗,2015(10):208-208.

[3]石艺.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服务工作现状和策略浅析[J].电子制作,2015(10):274-274.

[4]夏群群.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提高图书流通量[J].赤子,2014(4):360-361.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