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俗唱法的技巧及其运用

2017-10-25夏建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运用技巧

夏建军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因此,音乐领域也亦是如此。通俗唱法作为我国音乐领域的分支,它不可仅从狭义上简单的理解为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它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声乐演唱技巧的大范围概括。本文主要对于流行音乐的唱法的概念,技巧进行合理的阐述,并在实际运用中,以歌曲《阿里郎》为例,对通俗唱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通俗唱法 技巧 运用

引言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日益在逐渐提升。就现代社会而言,即追求时尚。现阶段,我国对于通俗唱法的演绎样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们正努力寻求更加精确对于通俗唱法的定位,从而,由更好的角度对其通俗歌曲进行演绎,例如,在孙楠的《拯救》中,突破了音乐的惯性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对于歌曲进行了演绎,并获得了人们的大力支持。通俗唱法在演唱时,歌词以质朴为本,通常以最直白,抒情的方式给予表达。可以理解为简单的美,但越是简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越难把控,即对于演唱的技巧,方式,以其对于气息都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才可对于歌曲进行正确的演绎,表达。本文主要首先对于通俗唱法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实例—歌曲《阿里郎》进行分析,全面阐述通俗唱法的技巧及其实例运用。[1]

一、通俗唱法的概念

1.通俗唱法概述

通俗唱法原称为流行唱法,最早开始于中国的1930年,并在此后逐渐走向繁荣,其主要特点在语言朴实自然,演唱者在演绎歌曲时,在一定程度上完全使用真声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必须使用话筒,其演出形式,主要以个人独唱为主,强调演唱过程中的声音朴实自然,感情真实。[2]

2.通俗唱法的起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通俗唱法日渐兴起,最早开始兴起应该是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由最初的开始兴起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著名音乐歌手邓丽君以其委婉温馨演唱风格的歌曲传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通俗唱法逐渐走向繁荣。在最初兴起时,通俗唱法也可称之为流行唱法,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现阶段,通俗唱法与流行唱法在一定程度上已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对于通俗唱法和流行唱法做出了明确的区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两者还是存在许多的相同之处。在二十世纪的西方社会,以古典乐为前提,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在本质上没有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在现实的歌曲演绎上,演唱歌剧明显比演唱流行歌曲所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演唱歌剧也需要演唱者具备优质的嗓音,以及丰富多变的演唱技巧。

3.通俗唱法的特点

通俗唱法的主要特点是不使用假音,完全使用真声演唱,使得其演唱歌曲更为朴实无华,接近人们的平常生活,而非海市蜃楼,虚幻飘渺。进而在歌曲演绎的过程中,更加的富有生活气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歌曲更加的具有感染力。在现阶段,通俗唱法有主要的两个基本特性,一,风格样式丰富多变,二,有效的与现代电子科学技术相融合。

4.通俗唱法的语言特征

通常,在通俗歌曲中的歌词,主要以朴实温馨为主题,它大多数反应的是人们的日常的生活,进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在对于歌曲的演绎时,多以直白,抒情为主,一般不会进行过多的音乐技巧修饰。因此,在通俗歌曲中的语言都有以下特点:

第一,语言风格朴实自然

通俗歌曲在内容上具有平民性和民间因素,反映了普通人民大众的生活情感、内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语言相对来讲较为自然化和口语化,其歌词在语言方面表现较为通俗鲜活。通俗歌曲歌词内容大多都是贴近大众日常生活,较为客观的反映普通大众的生活和情感,语言通俗易懂,较少修饰亦或者不饰雕琢,在一定程度上所反映的是大众生活中语言自然与质朴。

第二,叠音词的大量使用

在通俗歌曲语音修辞中另一个常用的手段是疊音,是指音节重叠的词语。叠音词是由两个相同的音节重叠构成的叠音形式,以音节的重叠萦回造成镶复的音响效果,从而加强了描绘效果。在通俗歌曲歌词中巧妙使用叠音词语,会使歌词描绘更加生动形象,会收到比较理想的修辞效果,会增加音乐美感。

第三,较多运用语气词、叹词表达情感

通俗歌曲相对其他歌曲更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其语言形式富有生活气息。在歌曲旋律方面因为情感的需要,常常运用语气词和叹词连接各乐段,增强了歌词的情感气息以及影月美感。[3]

第四,新型词汇大幅度的融入现代歌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日益提升,从而也越来越追求时尚气息。通俗歌曲所面对的最广阔的群体是年轻人,年轻人有一种对时尚与生俱来的敏感。他们追求时尚,思想观念超前,个性化的歌曲为他们所钟爱。仅从歌名中就可管窥,一个个看似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歌名,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可是年轻人却对这些“创造发明”津津乐道。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名词层出不穷,而通俗歌曲是紧贴生活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应用到的新事物、新名词,也可以从通俗歌曲中体现出来。

二、通俗唱法的技巧

1.演唱时正确掌握气息

在通俗唱法的歌曲演唱技巧中,所运用呼吸调整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吸气,在吸气的过程中,要合理恰当,不得过快或是过缓,或是表现刻意,在吸气时,气息从口而入,与此同时,吸入鼻息,需要注意的是,在吸气过程中,要身体放松。当呼气时,应当平稳,均速,与吸气相同的是,不宜过快或是过慢。

2.演唱时正确运用气声

在所演唱歌曲中,若可良好的对于气声进行把控,无疑为所演唱的歌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因此正确的运用气声,为通俗歌曲演唱的重要阶段。气声,则是当气息振动声带时,对于声带在一定程度上让其不完全的闭合,这样,在发声的过程中,声音会带有明显的气流声。使得,带有气流声的那部分声音与声带闭合时所发出的声音产生明显的区别,即带有气流声的声音比较低沉,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却更加的动听,从而也使得所演唱的歌曲更加具有感染力。

3.演唱过程中正确使用颤音

颤音,并不可从表面理解为声带抖动所发出的声音,它所讲求的是合理控制气息,运用气息,进而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气息进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得声音听起来有明显的层次,使得其听起来更加的动听。

4.通俗唱法的运用,以《阿里郎》为例

《阿里郎》,中国众所周知的歌曲,即使发展到现如今,还是依然如此。《阿里郎》最早起源于朝鲜,最初是朝鲜民歌。因为某种机缘巧合,逐渐走向中国群众的视野。《阿里郎》其乐句简单,主要为4个简单乐句组合,虽是简单,但是在具体的演绎过程中,若是将其分为两部分,那么由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则是进行了高达八度的音域跨域,当歌曲演绎在前半部分时,娓娓道来,速度较缓,当歌曲进行到后半部分时,即进行到鼓点的部分,歌曲马上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使得整个歌曲变得更加有亮点,当歌曲慢慢演唱结束的时候,曲调又日渐放缓,与后半段的慷慨解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如此,《阿里郎》也充分反映了通俗唱法的特点,即歌词语言朴实温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当《阿里郎》以通俗歌曲演唱手法表现时,全曲以最大限度使用真声演唱,使得整个歌曲在演绎时更加自然,感染力也更加的突出。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俗唱法的演奏方式,表演方式,都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当然,我们无法对于多样的演奏,表现方式进行单一的批判。我们能做的是正确掌握通俗唱法理论知识,合理运用通俗唱法演唱技巧,从而以最大限度到位的对于演唱歌曲进行阐述和表达。

参考文献

[1]费良华.通俗唱法现阶段的存在问题[J].白城: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2-13

[2]吴晓丽.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唱法及技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4)124-125

[3]彭红梅.通俗唱法的起源[J].成都:音乐探索,2015.(12)34-35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用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4个技巧快速消除头上的飞发
提问的技巧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