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渗透德育教育

2017-10-25闫秀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德育英语教学英语

闫秀颖

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要促进学生的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一学科,特别是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在初中阶段 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利用各种环境,创设德育教育情境 自然启发

英语教材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的教育意义,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循序渐进。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在日常交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他人沟通,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 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其教学核心内容是“确认物主”。在教学中可通过寻找主人的游戏和失物招领等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再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 Unit 3 This is my sister.本单元围绕“家庭成员”这一主题展开听、说、读、写等多种教学活动。教学核心是用英语介绍家人和朋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家人及朋友,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描述,介绍家人和了解朋友的家人,增进彼此的了解,建立友谊,从而更好地尊重对方,理解家人。

二、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教育是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长期性和重要性。以课改为契机,依托英语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道德情感状况,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为人师表的性质,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能够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强调教师的榜样意义。教师只有举止适度,行为端正,才有利于确定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欢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身教形象,给学生以良好的精神感染。

三、挖掘教材潜在美,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的人物美,进行美学教育

艺术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力求创造传情的、感染的气氛陶冶学生,用作品所展示的鲜明、真实、感人的形象,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1.尊敬师长、关爱他人之美

现在大多数的孩子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爱护别人。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引导学生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 如:Happy Teachers, Day , I am truly grateful to you for what you have done ( 我真的感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

在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句: Happy birthday!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又使得他们学会关心身边的人。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要学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样就很好的实现了将课文内容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教育目的。

2.激发友情之美。

通过教新目标八年级Unit3和九年级Unit2等几篇文章,把好朋友的品质呈现出来,随后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心目中的好朋友应该是怎样的?都具有哪些品质?最后,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使他们自己成为其他人心目中的好朋友?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3.文明礼貌之美

在学习一些礼貌用语时,在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礼貌用语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因而要杜绝打架、骂人等不文明行为。如,在教学 “Sorry./ Im sorry.”时,可针对学生平时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体会“ Sorry./ Im sorry.”的正确使用,同时也让学生从中明辨是非,学到一些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4.培养好学之美。

在教九年级Unit7 When was it invented ? 时,结合近几年来学生们日益增长的厌学情绪,启发学生向科学家、数学家学习,学习他们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实验、爱发明,为人类谋福利的高尚思想行为。从而帮他们摆脱烦躁心理和厌学情绪,重新热爱自己的学校生活。

四、树立典范,构建健康和谐的课堂

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而且还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引导。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的天赋和智慧,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诚接纳、关爱、宽容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关心,這样学生在课堂上信心较足,学习兴趣较浓,并能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精神,产生合作、交流的愿望,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教学技能、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典范,以教师自身的高素质去影响学生,让英语课堂弥漫着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氛围。

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地设计任务,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又引导学生从中自我发掘德育内容,学会自我教育,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以切身的体验去看待问题、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身心方面有所进步。总之,教师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过程,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之中,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作用,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英语教学英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