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课堂教学思考

2017-10-25张伟岸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管理问题课堂教学

摘 要:在管理学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启发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爱好,是每个管理课教学者都在探索的问题。本文将从兴趣、探索、记忆、运用四个方面探讨管理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增加学生主动性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管理课程 课堂教学 管理问题

管理学这门课程,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讲,都是一门从未接触过但却有着丰富生活体验的全新课程。大学里开设的管理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管理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如何打好这个基础,是一个讲授管理课教师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大学阶段管理课程的学习,更偏向于专业方面,课程的侧重点和难点,紧贴着专业的核心内容。学生不仅要扎实的掌握课程的内容,还要在课程的学习中,激发起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对专业课程还没有任何了解,甚至对本专业所学知识、发展方向,都没有认识。所以教师在讲授管理学课程知识的同时,还要渗透专业知识和专业方向,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1]

管理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尤其在理论教学部分,讲授内容看起来较为枯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主动的掌握这些看似枯燥的知识点,就成为了管理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下面就以本校学生的管理课堂教学为例,研究管理学课堂教学的组织手段和方法。[2]

一、对管理课程的兴趣

兴趣会通过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反过来讲,学生主动的学习管理学源于对管理课程的兴趣。那么要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可以从对未来管理职业发展的探究开始,也可以从历史事件中有趣的管理故事引出。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对自己家乡的一些管理界名人很熟悉。所以在第一次上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每节课利用上课前几分钟时间,一名或者两名学生,给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在管理界人物。介绍内容可以包括这位人物的生平、他如何组织领导团队、企业面临危机时如何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的故事等等。每节课进行讲授的学生,可以进行有序的排列,结合当次课程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分配。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如果讲授的内容,刚好课前学生提到了,可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如果学生没有讲到,可以对学生所讲内容进行补充,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的记忆。

另外,在讲授管理职能和方法的时候,可以结合曾经发生过的有名的历史事件来进行讲授。比如讲授到决策的时候,就可以引入官渡之战、田忌赛马等历史事件。由这些历史事件,就可以引出决策的地位作用、决策的基本方法、决策的步骤等课程内容。由于这些这些历史事件耳熟能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在介绍了历史事件之后,给学生设置思考题,让学生来讨论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结果。

在讲到组织内容时,可以结合现代知名企业的组织构建,比如阿里巴巴的内部组织结构特点及优势,也可結合国际组织或是政治组织的组织结构,比如亚太经合组织的基本架构和运转模式等,这样就可以将当前国内、国际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将其与管理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讲以此激发学生学好管理课程的兴趣。

二、对知识的主动探索

管理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学生对管理学科产生了兴趣之后,就会寻找对管理知识进行探索的切入点。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找到这些切入点。在学习管理方法的过程中,由于各个知识点是有联系的,且构成系统的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管理方法中的要素进行对照,找出不同管理方法的相同要素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相似之处。学生在这种引导下,能够将管理方法中包含的要素进行比较和划分,形成一个管理方法的基本框架。另外,管理课程的内容和知识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每次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时事新闻,和学生一起讨论热点的管理问题,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管理是密切相关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主动探索管理知识、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较强的管理意识。

三、对知识点的记忆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这也说明,我们要做的并不是让学生记得快,而是让他们忘的慢。而在众多的学习方法中,研究发现,由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记忆时间最长。所以怎么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并且有规律的进行知识的复习和重复记忆,是教学的关键点。管理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虽然需要背记的内容并不多,但能够牢固的记住每一个知识点对于建构学生的知识框架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和记住大量案例是学好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加强这些内容的记忆,可以考虑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记忆的过程中去。比如,通过布置给学生讲授知识点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四、对知识的运用

学生对管理课程的学习,是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基础。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会经常应用到这门课程中的知识。所以,学生不光要记住各个知识点,还要会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例如,可以围绕学生会工作中的某一个典型案例,让每个人进行思考并分析其方法运用是否得当,或是可以采用哪些更加有效地方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按照上述的四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让学生自主的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定期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并且根据检验结果调整后期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这个检验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划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检验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管理知识,能够依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晓吉,刘凤鸣.基于艾宾浩斯遗忘的用户兴趣模型更新机制.技术应用,2012(7).

[2]加雷恩·琼斯 珍妮·乔治,《管理学基础》,2011(7)

作者简介

张伟岸:空军航空大学助教,吉林长春,本科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问题课堂教学
浅谈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村级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