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学与教”的研究

2017-10-25赵红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

赵红艳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教学中。而在中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农村教学落后问题,同时还能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本文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学与教”进行分析,探究新时期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农村中小学 “学与教”

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教育教学水平较之城镇教学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学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活动高效开展,促使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加合理的学习方式,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存在一定局限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学与教”研究,可以把握教学要点,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切实提升教学成效,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

一、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应该在有效性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具体应用有效性。就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来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投入和产出上成对比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多,说明同等资源整合下学生学习和发展更多,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更高,有助于为现代化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服务于学生个体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合理学习方法,为后续学习和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1]。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为学生发展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结果达成教学目标,对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将会更加充分。教学中学习结果和消耗时间比值较大,同等课时条件下效果和效益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作用较为积极,可以为学生学习活动带来发展性价值,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应用价值表现为学生学习服务,满足学生个体发展要求,如果学生投入条件下产出数量较大,但是质量不高,发展性价值也就越小,数量越多,则会产生严重的浪费问题。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学与教”的创新

1.学生主体性提升,改善硬件设施

学生在参与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参与主体性,其兴趣并不仅仅局限于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而且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选择,结合实际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学习能力。只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切实提升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农村中小学由于经济实力较弱,硬件设施较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改善教学环境,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2]。

2.计算机网络和课程资源充分整合

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有助于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使师生之间更加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课程资源共享,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教学成效。通过对课程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以数字化形式共享给师生,对于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提升意义十分深远。通过持续挖掘信息技术优势,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后续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3.信息技术系统技术开发和网络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有助于信息技术系统超文本特性技术开发,充分结合人脑思维方式,是一种先进的信息管理的技术。通过超文本和教学特性不同资料组织结合,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开展提供支持,营造更加理想的学习环境[3]。在大量实践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信息技术和课程结合的途径主要表现为两种,从学科角度出发,对学科类型、学与教模式、学与教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或是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优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模式,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成效。

4.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推动素质教育

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创新教学模式,为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营造多种沟通机制环境,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推动教育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4]。

5.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化建设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有助于推动学校现代化建设,提升现代化水平,推动学校的硬件设施环境和软件资源环境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个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为了更好的契合信息技术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辅助教学活動高效开展,促使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加合理的学习方式,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青青,蔡建中. 信息化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湖南省X县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02):4-7.

[2]侯英杰. 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以西部农村中小学为例[J]. 软件导刊,2014,13(03):176-177.

[3]公维余.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调查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2(01):55-56.

[4]朱珊珊. 浅析农村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基于基础教育新课改[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11):212+2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