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10-25应惟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应惟勇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务必要抓住课堂教学,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谈几点提高课堂教学的策略,以便为更好地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引言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愈发凸显,极大地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寻求有效的解决之策。

一、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首先,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已然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教师需要积极解决的难题。而有效性课堂教学理念的引入,则大大缓解了这一难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创新教学方式与理念,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以达到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的目的。[1]

其次,有效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止关心自己的教学进度,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也是当前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此时,教师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了更多思考的余地,不用再“赶鸭子上架”,强行跟着教师的进度走,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2]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充分预设,提高课前准备工作的有效性

(1)提高教师课前预设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做到将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教师首先要自己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学法的研究和设计。然后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带着自己的思考和困惑进行集体备课,同本教研组的其他同事一起开展集体备课,共同分享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收集到的各种教学资源等,制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和相关训练,并且解决自己在独立备课中遇到的困难,讨论更为有效的解决策略。将自主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课前预设的有效性,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3]

(2)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事实上如果没有学生高质量的课前预习学习,就不可能出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给予学生一定的预习方法指导,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或者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比如熟读课文,学习本堂课的生字词等,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进入学习的状态,极大地节省了课堂时间;另外,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测,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合理时间,细化教学,规范教学程序

每一节语文课都是40分钟,在40分钟里如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提前预设教学,合理的规划教学实践,科学安排教学程序,在单位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讲课时要突出重点,细化每一节可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细节上着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另外,众所周知,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集中40(45)分钟的精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合理安排,集中在某时间进行重点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同时要根据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发挥他们的潜力。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单位时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事实上,时间要用在刀刃上,在教学实践中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重点在于有效教学时间、学习的效果、学生的收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45)分钟的利用率。

3.重视学情,善用主题式阅读教学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单元内其他课文及学生个人生活相联系,将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感悟引进课堂,更有利于学生深度解读课文。如《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这几篇课文的主题都是关于生命的力量的。因此,教师便可运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将课文主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教学。以《触摸春天》为例,课文讲述了一位盲女孩如何主动地去捕捉春天,作者仅是一位静静的旁观者,并未前去打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让学生闭眼睛来感受生命的力量,让学生亲身体会看不见世界的感觉,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感受生命的可贵。

4.灵活教学,方法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课程准备内容丰富,而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也就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的文化基础课。对学生的学习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困难问题简易化,把教材问题实践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语文的影子,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与趣味。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微信技术等,这些教学设备把声音、图片等有机整合,形成大容量的教学资源,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专注力。主动地去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感知,以便更有效的培养学生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4]

结语

总之,打破小学语文教学常规模式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小学教师要寻求创新性的策略并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要把握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此这般,才能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金微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J].才智,2014,19:64.

[2]胡欢.有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05:184.

[3]刘宗杰.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46.

[4]吴爱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6,35:219.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