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2017-10-25王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整合语文教学小学

王菁

摘 要:新的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教育教学领域,信息化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多媒体课件,利用信息技术或者网络技术来调动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小学生在信息化的教学中获得最大的发展,兴趣得以激发,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本文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 语文教学 整合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推进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学习多数情况下依靠兴趣和课堂氛围来带动。而小学语文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则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春笋》的时候,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由于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还略带一些困意,甚至有几个学生一直在打瞌睡。为了营造活跃、热闹的课堂气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了“春雷”的音频,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他们好奇地看着老师。教师则利用这一段音频引入了课文的教学:“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听到了雷声。”教师说道:“这是春雷,这声春雷不仅惊醒了咱们班上一些小瞌睡虫,还是大自然在唤醒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动植物们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看看被春雷唤醒的春笋们。”这一声春雷,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驱走了学生的疲惫和困意。[1]

二、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方便学生体验情感

信息多媒体技术设备可以高效便捷地将声音、图片、视频、文本等进行整合,创造逼真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视觉氛围的强烈,非常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全部感官,从而使其具有更全面的立体感、强化学习的效果。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语言教学的不足,使教师的教学更容易。例如,我们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营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境,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学生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三、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辅助作业和习题训练

1.课堂中设置小游戏,方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可以让教师亲自制作一些互动游戏,因为教师是制作出来的,所以它具有最高的适合度,当内容能做巩固和消化的时候。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具备制作游戏的基本技能,其次,他们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制作游戏。然而,从长远来看,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制作这些游戏后,可以反复使用,甚至可以申请教学成果,让更多的师生受益。教育家皮亚杰建议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儿童游戏。游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知识,用阅读、文学欣赏等游戏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兴趣,获得有用的知识。[2]

2.运用信息多媒体技术使练习题更加灵活多样

众所周知,传统的语文练习通常是书本练习,总是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越来越意识到实践是一种负担和一种逃避的形式。然而,借助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借助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上进行一些动态的多媒体练习,方便每一位学生在线练习和评分,使学生更感兴趣,教师既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新的互动练习和游戏。

四、借助信息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多媒体的存储大量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的表达,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互联网上有更多的信息,教师要学会信息检索技术的分析和总结,也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使他们能主动探索新的知识和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学生头脑中总是有很多“为什么”,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极强,具有强大的互联网信息存储功能,在学生们面前展示一个更广阔的数字图书馆,和图书馆有一个很方便的搜索功能,学生的问题能得到快速解答,在不断的改善学习效率。[3]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拓学生视野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比较关注的,而对于学生的视野的开拓则并没有重视。其实,语文教学应该在拓展学生视野上下功夫,应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而多媒体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可以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大量的信息,使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知识得以丰富。同时,教师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它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教学《琥珀》的时候,课堂知识局限于字词,而对于一些化石、地壳运动等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则很少会涉及到。学生年龄小,对于化石、地壳运动、松脂球等内容是并不了解的,如果学生能够有机会了解这些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课文的深入了解,也有利于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为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了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复杂的松脂球、化石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4]

综上所述,通过小学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小学语文在教学上的创新,不仅为学习拓宽了知识空间,而且也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二者的互补创新。互补了二者的不足,使教學模式有了突破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马金凤.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5)

[2] 李清莲. 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7(03)

[3] 张全坤. “互联网+”时代微课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J]. 中国教师. 2016(S2)

[4] 钱佳慧. 网络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新探索[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04)

猜你喜欢

整合语文教学小学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