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时、分”教学设计与说明

2017-10-25李岩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李岩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分”的教学设计并作出相关说明。

关键词:时 分 教学设计 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究,初步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的概念,知道1时=60分。

2.使学生经历认识时、分的过程。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概念,发展初步的观察、操作、概括、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时、分的活动,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逐步养成有规律作息的意识,以及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钟表模型和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课题

播放闹铃的声音,谈话:小朋友们,上课了,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请仔细听——

课件播放:马儿不停蹄,昼夜不停息,一阵铃儿响,人人争朝夕。(打一生活用品)

谈话:对极了!谜底是闹钟(出示钟)。钟表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出示相关钟表图片)你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钟表。(板书:认识时、分)

二、联系生活,认识整时

1.深入观察,认识整时

谈话: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钟面,再拨一拨,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并和同桌说一说。[1]

学生在同桌间活动后,汇报交流。

(1)认识时针和分针

反馈:小朋友们真棒!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时针,哪根针是分针吗?[2]

学生小结:钟面上最短的指针是时针,较长较细的指针是分针,时针表示几时、分针表示几分。

(2)认识钟面上的数

谈话:钟面上有哪些数,读一读,指名学生读一读,提问:12在哪儿?6在哪儿?9、3呢?

[说明]生活中学生对钟面并不陌生,只是还缺乏清晰而有条理的认识。本环节充分珍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看一看、拨一拨手中的小闹钟,说说钟面上有些什么。同时,结合交流辅以教师的适当点拨与引导。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与交流中初步了解钟面的结构,发展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2.发掘潜能,认读整时

(1)认识8时

出示例1中8时的钟面

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吗?

再问:你是怎么知道是8时的?

明确: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表示8时。

指导:8时可以写作8:00,中间的两个点表示间隔。“:”前面的表示时,后面的两个数字表示分,现在钟面上是8时整。所以用两个“0”表示。

(2)自主迁移

出示“试一试”(如图1)以及下面的活动要求:先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再写一写。

①和同桌说说每一个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再完成填空。

②观察4个钟面,说说时针和分针指向几,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后,全班交流。

小结:钟面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说明]从学情看,不少学生已学会认时间,鉴于此,本环节没有做过多的引导,而是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8时,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试一试”,并归纳出认、读、写整时的方法。这样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交流与碰撞中自主完成新知的建构。

3.深入体验,练习巩固

(1)拨一拨

谈话:老师报一个时间,大家在钟面上拨一拨,拨好就坐正。

教师分别报3时、6时、9时、12时让学生拨一拨,并指名演示,说说是如何拨的。

(2)修一修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第1个钟面。

提问:看,第一个钟面上少了什么?根据下面的时间,你觉得时针应指向几?

谈话:对,这个钟面老师来修,(边说边示范)这里还有两个钟面,也都少了一根针,你会修吗?请小朋友拿出练习本,根据提示给它们补上时针或分针。

[说明]练习中创设有趣的动手操作环节,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拨一拨、修一修的过程中展示个性,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全面的教学活动经验。

三、深化体验,认识时、分

1.深度观察,认识时、分

(1)认识时

谈话:(出示钟面)我们一起来看,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我们把每两个数之间看成一大格,你能數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大格吗?先试着数一数,再和同学说说你数的结果。

提问:谁知道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吗?(板书: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

提问:那时针从12走到1是几小时?

再问:时针从1走到2呢?你是怎么考虑的?

再问:从8走到11呢?你又是怎么考虑的?走一圈呢?

小结: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2)认识分

提问:钟面上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几个小格,谁来数一数?

提问:我们知道,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那你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吗?

小结:看分针走了多少分,要从12起,数清楚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

(3)认识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谈话:1小时有多长?1小时和1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活动,看提示: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小提示:

①将分针从12起拨一圈,观察时针如何变化。

②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自主活动后,组织交流。(板书:1时=60分)

2.深化体验,感受1时、1分的长短

(1)1分有多长

谈话: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播放1分钟音乐,同时屏幕上显示时间进度。跟着老师从1数到60,同时,课件屏幕显示时间进度。)

提问:你感觉1分钟快吗?

谈话:对!1分钟的确很短暂,但用1分钟的时间我们也能干很多事情呢!

(2)1小时有多长

谈话:1小时又有多长呢?一节课40分钟加上课间10分钟还不到1小时呢!我们喜欢的动画片,每节放10分钟,6节才1小时。相对1分钟而言1小时就显得长多了,但对1天来说,1小时又显得短暂了。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我们每个小朋友从小都应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每1分钟。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时间单位时和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习更多与时间有关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珍惜分分秒秒,争取当时间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月.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4):58.

[2]朱培贤.《时分的认识》教学实录[J].新课程·小学,2013(4):158-159.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