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7-10-25杨万龙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生活化策略小学教学

杨万龙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去,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形势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小学数学应该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进行不断的探索。

关键词:数学实践 生活化策略 小学教学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一大弊端就在于学生课堂上學到的知识与实践生活脱节,导致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差。事实上,注重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同时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实际详细分析了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数学教学之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数学知识不仅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而且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习惯、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在于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设计一些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将数学内容生活化有很大的必要性。首先是课堂教学的需要。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基础都比较薄弱,对于一些知识难点理解起来比较费力。而如果数学老师引导学生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例,使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和形象,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其次,从课堂氛围的建设来看,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也是非常必要的。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就能够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生成数学知识。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在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包括合作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就必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1]。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创设生活化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身接受能力还不够,很大程度要依靠数学教师的帮助。而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必要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去想象、去理解。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班班通等多媒体设备,创设学生熟透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时候,数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室范围内说出自己看到的多边形,或者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家中是多边形的物体。这样小学生就能够利用实物去理解数学知识,理论知识也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了。在学生列举讨论之后,数学教师应该对此进行一个适当的小结。将学生列举的物体以图片的形式用计算机或者投影仪展示出来,给予学生直观形象的观感。也可以使用一些动态图片,向学生展示多边形的特点和剖面图。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当然,创设生活化情境也可以是数学教师口述进行的,但结合教材和实物,更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2.增添生活化趣味,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十分关键。如果缺乏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小学生们会主动自觉的学习数学。而当前很多小学里的数学教学都还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学生在被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大量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也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思想压力,降低数学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注重教学的生活化,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来说,除了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给数学课堂增添更多声音、图片、音乐等,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初步认识之后,除了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之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做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总而言之,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就应该包含更多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为数学课堂增添乐趣,既是教学的需要,也符合小学生对学习的心理期待[2]。

3.开展生活化实践,提升学生能力

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我们要注重数学知识生活化,课堂之外还应该辅以一些简单有效的生活化实践活动。通过数学活动或者数学游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来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生活化实践活动要贴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小学生的视角去观察、探究身边的事物。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身边事物中的数学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老师可以在单元小结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的数学知识。当然,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但要学好数学,做到深刻理解并活学活用,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如看电影、出门旅游等都可以挖掘出很多有意思的数学知识。只有切实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教学,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提高[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应当引起我们一线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以及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活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帮助小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43-144.

[2]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194.

[3]张玉芹.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浅析[J]. 学周刊,2012,(29):96.

猜你喜欢

生活化策略小学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过程与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