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从战场上走来

2017-10-24王欢刘会生

北京档案 2017年9期
关键词:石景山区鬼子新四军

王欢+刘会生

在石景山区档案馆里保存著一张拍摄于1942年的黑白老照片。照片上一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子,头戴黑色礼帽,身穿黑色长袍,一手扶膝,一手搭靠在旁边的桌子上,端正地坐着,看上去像是某个富贵家族的少爷,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然而,他的真实身份是新四军的一名侦察员,这是他在敌占区侦察敌情时,乔装打扮后拍摄的照片。他叫余昌和,1922年11月出生,1938年3月参加新四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于石景山区金顶街街道离休。余老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名有着丰富战斗经历的老战士。

余昌和是安徽金寨人,15岁时父母双亡,家里生活条件艰苦,他没有生活依靠,只想当兵。那年正好赶上高敬廷率领的红28军路过他们村,余昌和向部队的同志提出参军,但部队里嫌他年纪小,不要他。余昌和冒着大雪跟着部队行军3天,看他这么坚持,部队首长破例收留了他。没想到,因为家里只剩他一根独苗,舅舅竟然追到部队连拉带拽地要他回家。后来,国民党又来招兵,余昌和的一个远房哥哥还在国民党部队里当师长,尽管当时好多人都当了国军,但余昌和始终没动心,一心还想着参加官兵平等的红军。1938年,他又偷着跑回了已改编成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原部队,在二师七团的一个连队里当战士。

从1938年正式参军开始,余昌和先后参加了蒋家河口战斗、舒城伏击战、棋盘岭战斗、半塔保卫战等大大小小十多次战役。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的机智英勇,19岁那年,余昌和经班长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余昌和在新四军的部队里担任传令兵。在那个年代,部队之间传达首长的指示、作战命令主要靠传令兵步行送达。作为一名传令兵需要“政治坚定、思想正确、勇敢沉着、机动灵活、身体强壮”五个条件。余昌和凭借出众的个人素质,成为首长的传令兵,负责将师部的命令传达到各个旅中。送信这项工作通常在晚上进行,为了躲避敌人,余昌和常常在山里跑上几十里地将信件送达。由于送信时不能带枪,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余昌和做好最坏的打算,随身戴上两个“香瓜”手榴弹,心想着就是吃掉、毁掉信件,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能把它们落到敌人手中。

1942年是部队经历的一段艰难的日子,除了鬼子和伪军外,国民党的三个师也在围追堵截。那年夏天特别热,余昌和为传递一封急信,一口气跑了100多里地,渴得就像牛饮一样喝凉水,最终完成了任务。回到部队后,他连脓带血吐了一大摊,原来是肺跑“炸”了。一般有这样的伤员,部队就送回家了,但是连长和指导员商量后对余昌和说,“你死也死在部队上吧”。就这样,战友帮他背枪、照顾他,余昌和靠每天吃点米汤慢慢养身体。后来他碰到一个老乡,给了他一个偏方,居然把病治好了。

除了出色地完成传令兵的任务,余昌和也完成过不少侦察敌情的任务。侦察工作不但需要勇敢,更需要机智。有一次,他看到一个“鬼子”在理发店理发,就偷偷地做理发员工作,让他想办法让“鬼子”说话,理发员在理发时,故意将“鬼子”的头皮理破一个小口子,“鬼子”恼羞成怒,破口大骂。余昌和一听,原来说的是中国话,是个假鬼子。一定是日军因兵力不足而采取的与伪军混编的战术,一个班由一个日本人当班长,其他11个人则都是伪军。为了打探到敌人力量的虚实,余昌和还有不少办法,比如观察敌人的炊事员淘多少米,在敌营外向老乡打听敌人有多少人出操、使用什么武器等,据此判断敌人的数量和装备。

抗战岁月非常艰苦。第一是没有钱,弹药缺乏,要从敌人手中争夺。每次打小仗,步枪就发3到5发子弹,机枪发50发子弹;打大仗,步枪不超过20发,机枪不超过80发。战士们不能随便开枪,必须瞄准了再打。第二是吃不好,粮食匮乏。战士们有时只能吃野菜、野草,填饱肚子都是奢望,要吃得大苦耐得大劳。第三是要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由于缺医少药,战士们的伤病很少能够治好,伤兵的伤口处常常溃烂。但是余昌和他们硬是凭着一定要把日本人赶出中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坚持下来,取得了抗战胜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石景山区档案馆的同志曾到余昌和老人的家中看望余老并向他征集抗战档案资料。93岁的余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是个乐天知命、安享当下的长寿老人。谈起当年的经历,兴奋之余,余老动情地唱起了当年的一首歌:

“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的纪律真严明;官兵平等都一样啊,没有人来压迫人。

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红军打仗为穷人呐,打倒土豪和劣绅。

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是马列主义武装的兵;红军真是为人民,白军真是腐败无能。”

作为一名老战士,余老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热血、激情与才智,并且时刻准备着奉献自己的生命。当我们问他,当年那么艰苦,为什么还要坚定地入党时,他说因为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为穷人打天下;谈及现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他说革命的精神不能丢,丢了就将失去领导权;谈及自己获得的荣誉,他笑着摆摆手,不愿多提,只说与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千千万万个战友比起来,他的付出算不了什么,得到的已经很多了。

望着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我们心中涌起了更多的尊敬和感动。他从战场上走来,是个心中有信仰、有爱的人,就是因为这份信仰和爱,他无畏、坚强、智慧、乐观,并且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作为一名安享晚年的老人,他有着质朴的心灵和生命中沉淀下来的智慧,他活着,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就是一种财富和幸运,带给浮躁的社会以启迪和平静。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景山区鬼子新四军
石景山区总工会组织召开劳模事迹宣讲活动
一个人的抗战
万国造枪打鬼子
牛山魁打鬼子
艰难的行走(随笔)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新四军的两个英雄团
《新四军发展史》评介
《新四军简史》出版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