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10-23张广荣

学习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培养创新教育

张广荣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教育 创新 培养

“迎接未来科学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塑造创造性人格,是当今教育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教育,使受教育者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充分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先导。

教育在教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善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索问题,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领悟道理,发现新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引导上,课堂教学的组织上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全面为学生服务。

二、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传统教育一味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机械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使学生丧失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而且也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为老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知识,重视开发学生的指挥潜能,要放手让学生的实验,解除对错误的恐懼心理,注意给学生的创新提供空间,一种良好的教育可以为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一个不小心的伤害却会使孩子的创新欲望消退,例如:教学《平年、闰年》时,教师对学生们说:“只在大家说出一个年份,老师就能说是平年还是闰年,二月有多少天。”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想“难”住老师,结果老师不仅说得快,而且说得对,学生们的兴趣高涨,急于知道教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从而为探求新知创设了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对已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充,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诱导,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思考,大胆质疑问难,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启发他们合理想象,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协作精神,使学生能创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复杂的问题,合作交流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通过沟通信息能够开阔学生的思路,可以取长补短,还可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协作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然后提出问题:“长方体的表面积由几个面组成,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各个面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接着小组动手剪、拼课前准备的学具。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小组内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并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向学生提供了观察、猜想、实验、操作、交流等活动的机会。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创新的精神。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动手操作,引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展开思维活动,自然使全体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动手操作符合儿童由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的思维发展规律。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正方形的认识时,可放手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通过动手操作自己发现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长度相等。学生通过操作,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结论。这种学生自己发现新知的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五、重视学生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应用于实际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从中领悟数学的真谛,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还能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其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学了面积之后,可让学生实际测量计算教室、操场、花坛的面积;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表面积后,可让学生制作一定尺寸的纸盒并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学了比例尺后,可让学生测量算出旗杆、教学楼的高度。让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了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才能和才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新世纪人才的素质。因此,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目标,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把培养创新意识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持之以恒,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创新教育与数学教学[J]. 黄珊.福建师范大学 . 2003 (02)

2 创新教育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J]. 金斌华.福建师范大学 . 2001 (01)

3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 郭传省.山东师范大学 . 2003 (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创新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