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生德育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

2017-10-23吴立文

学习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改进策略高中生

吴立文

摘要:德育管理工作从根本上来说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对高中生的德育管理过程中需要与社会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完善我国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将抽象化的教育工作转变到实际教学中去。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中生德育管理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高中生;德育管理;现状;问题;改进策略

在我国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对我国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对高中生的德育管理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德育管理工作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如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脱离,则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内心真实想法,那么德育管理会陷入僵化的状态,从而丧失了其本身的教育价值。但目前我国高中在开展德育管理过程中大部分都与实际生活产生脱离,具有盲目性与滞后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盲目且机械的背诵相关规章制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感知生活的快乐,对实际生活并没有实际的感触。因此高中德育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

一、高中生德育管理现状

(一)德育管理与现实产生脱离

在高中德育管理过程中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仍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较差。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将学生所学习的德育知识转换成切实的情感体会,更无法转换成实际行动,与学生成长的思维模式相悖,从而难以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共鸣。因此在德育教育改革中,不仅需要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还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学校缺乏道德教育的意识

目前我国正处于历史转型的过程,在价值理念及文化观念的冲击下,对高中生的道德观念及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1]。根据我国当前高中生的德育现状来看,学习的规章制度对高中生的道德行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整体的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是值得肯定的,对学生的教育发挥着价值导向的作用。但是学生虽然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正确的认识,但在制度建设中却缺少道德教育的意识。其次在高中校园中,人际交往是校园生活的重要基础,由于高中生处于生理及心理的重要过渡期,但缺乏社会经验,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交往障碍,从而对高中生的心理遭受打击,甚至产生一些极端的思想。

二、高中生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管理机制形式化

我国高中生的德育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心理特点不符合,德育教育仅仅只是作为知识的灌输,学生的素质及品德教育评定工作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及印象进行评定,不能满足于现代化社会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求。高中生的德育管理工作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生的知识结构相脱离,将学生成人化,对学生的要求及目标过高,在德育教育管理中急功近利,仅凭借教师空洞的说教来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与教育工作,使学生处于被动化的地位,让学生感觉到茫然,从而导致德育教育价值难以体现出来,德育目标难以实现。

(二)德育管理观念陈旧

在高中生的德育管理过程中,学校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育资源十分匮乏,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心理,或是教师发挥自身的权威对具有主体意识较强的学生进行压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导致德育管理工作与学生的实际相脱离[2]。除此之外,高中德育管理工作缺乏实效性,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德育管理与社会生活脱离出来,德育管理观念陈旧,采用传统的道德手段,难以适应于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德育管理中注重形式。在道德社会实践体验过程中较为落后,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离,知与行相脱离,与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不符合。

(三)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及管理水平低下

在高中生的德育管理中,由于学校整体的德育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不佳,德育教育工作是以一种体制化的形式而存在。我国当前高中普遍现象是对于一些工作能力较强,教育效果良好的教师任智育课程教学,对于一些工作能力较差,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的教师任德育教育课程,因此高中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3]。部分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重视教师的学历层次及业务素质,对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没有予以充分重视,造成高中教师的道德意识淡薄。

三、高中生德育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高中学校中德育管理组织的管理水平

高中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及发展来说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中学校应将德育管理工作作为学校中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完善的德育评价体制体系与德育规章制度,让全校所有人都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去,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与此同时,还要成立专门的德育研究室,制定出严格的德育教育工作计划,提出相关指导思想,并对德育管理情况进行科学调研。

(二)充分认识德育管理的重要性,树立科学德育的教学观念

学校要打开德育管理工作的新局面,需要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认识,树立科学德育的教学观念,对教职工进行合理组织,积极学习德育管理工作的知识及精神,对德育管理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所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树立德育管理的科学发展观念。首先需要对德育管理工作的目标及定位进行明确,以学生为主,为学生的发展及成长创造有利的平台及条件,尊重学生的思想及观念;其次,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开拓创新,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念,这也是德育管理工作的定位及其内涵[4]。最后,在高中学校开展德育管理工作时需要全面发展,德育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

(三)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建立德育学分制。这是一种新型德育管理制度的体系表现,适应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阶段性特点,满足教育部门的德育教育要求,将德育管理工作与考核机制进行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德育行为纳入德育学分制进行评价,使德育管理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具有可操作性。第二,建立完善的德育奖励制度。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充分呢调动教职工人员的德育管理热情,并鼓励在校中的所有同学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与个人品质。学校定期开展德育评选制度,如先进班級体、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等,根据德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对评选方式及评选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结语:

本文对我国高中生德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原因及相关改进策略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德育管理工作缺失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学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基于此问题需要提高学校对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德育组织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制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从而使高中学校中全体师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志毅. 德育的“意志”转向——兼论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校德育[J]. 教育研究,2012,02:53-59.

[2]冯建军. “德育与生活”关系之再思考——兼论“德育就是生活德育”[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132-139.

[3]钟晓琳,朱小蔓. 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 课程·教材·教法,2012,05:91-98.

[4]杨金华. 生活德育论的理论隐忧与现实困境——对近年来“生活德育热”的冷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15,08:70-76.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改进策略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基于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管理艺术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加强德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