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新生课堂教学与管理

2017-10-23林雪征

学习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影响因素

林雪征

摘要:小学阶段的孩子保持着儿童时期对父母的态度,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依旧强大,但进入初级中学后,由于身体发育的逐步成熟,学生的心理也在发生不断地改变。他们认为只有摆脱对父母的依附,才能成为成人,往往以承担更大任务,表现自己已经成熟,希望按照自己的判断去行动的倾向在增加。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当前影响课堂教学因素及措施进行分析,以期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初中新生;课堂教学与管理;影响因素;优化措施

引言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又一个转折。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新鲜,从他们的心理上讲,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将面临很多客观上的变化,比如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学习课程内容的变化、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变化、学校管理方式的变化,这一切的变化都可能导致一部分学生的不适应,结果致使一部分学生出现心理上难以接受、知识上难以掌握、生活上难以适应的“三难”局面,这些都可能影响学生今后的学校和生活。因此初中生在初一开始阶段做好学生的衔接教育是很重要的。

1农村初中新生课堂教学与管理的影响因素

1.1客观原因

首先,科目的增多,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国内小学一般侧重语文和数学学科的学习,而对其他科目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在小学,学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语文、数学上。进入初中,要考试和评价的重点科目一下子从两个变成七个,这种变化,很多学生很难快速适应。

其次,学习方式的变化,在小学,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上的教师讲授为主。上初中后,学习形式由单纯接受为主向接受和自主探索学习相结合变化,更强调主动学习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的使用。但是新生并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转变。

再次,教育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了解,师不知生,生不知师,教育教学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课程和教材内容编排不够合理,知识点重复、散碎、不够系统的问题。

最后,家庭教育的缺失小升初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需要学校、家庭各方的努力。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尤其是那些“留守儿童”家庭,很多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学生,在小学就已经是“问题学生”了。家长只关注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压力、烦恼等问题,亲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这也导致了新生适应上的“先天不良”。

1.2主观原因

首先,小学基础不牢一般而言,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不稳定、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在新生适应阶段遇到的困难更大。其次,学习习惯不良非智力因素中对学习影响最大的就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很多适应不良的学生共有的特点,诸如“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主动学习”、“听课不会作笔记”等,这些都是影响新生适应的重要障碍。最后,心理素质不强同样面对适应不良的状况,有些学生在师长的帮助下能很快调整过来,但是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会在一两次的失利后就产生放弃的念头和做法,这种心理素质的缺陷也是造成部分学生适应不良的原因。

2提升农村初中新生课堂教学效果的措施

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一新生入學后,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群众性团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良好氛围。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提高他们的综合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2.1完善“他律”倡导“自律”

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只有良好的班风,才能保证一个班级积极向上的发展。如:在开学初,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学习中学生行为守则,制订与实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班训和“入即静,静即坐,坐即学”的班规;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良好道德行为养成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产生;在课内外、校内外活动中,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条件,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

2.2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教师可以从良好的生活、学习、卫生、为人处事等习惯,甚至小到学生自己的生活用具、学习用具,玩具等的收集整理,要深入贯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训的理解,及时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和级会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并在全级成立级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检查和评比,促进班级学风的形成。

2.3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教师要认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长期性。从哲学角度看,事物发展的趋势就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很艰难的,只要有一次禁不住诱惑而失去了对道德的追求,重新做起会变得更加困难。为此,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道德意志,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信念,把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人格主体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而使道德行为习惯由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终达到自由型的转化定型。

3结束语

总之,学校面对初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利用军训、班会、活动、交流等策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但是教育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学生,因此这些策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高健.如何在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02.

[2]黄秀红.农村初中小班化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游戏的实施策略[J].英语教师,2016,11:81-85+101.

[3]李娟.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初探——新课改下课堂教学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79+83.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影响因素
浅谈基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市政工程招投标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优化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