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润童心 博爱至善

2017-10-23梁明泉

学习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留守研究教育

梁明泉

摘要:留守德困生所指的就是留守在家的学生,在校园中课堂上比较常见的调皮,不愿意学习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影响就是由于,德困生父母经常不在身边,对于其思想教育方面关注的比较少,学生也会在长期留守的生活中形成比较特别的思维和心态,这也严重影响这德困生生的发展。因此,还是要针对留守德困生进行教育工作的改革,保证德困生能够在没有父母帮助下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留守;德困生;教育;研究

前言:随着各个校园中校园学生的扩张,留守德困生成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所以,校园的工作者还需要针对留守德困生未来的发展状况、身体情况以及就业状况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此找到解决德困生各方面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本文主要针对留守德困生的教育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在根本上解决这类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帮助留守德困生快速发展。

一、关注留守德困生情感情况,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

(一)加强留守德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针对校园中目前,留守德困生的情感情況,首先还需要针对其心理的状况给予全面的教育,有效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其中想要加强这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掌握和了解到,德困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而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守德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家长不在身边,而其他非留守学生,经常有家长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德困生会出现很多极端的心理,想要扰乱课堂纪律,让其他学生也难以正常的接受学习。同时,德困生心理上想要被关注,所以经常会在课堂上出现错误的行为,实际上他们心里已经知道这种是错误的做法,但是依然这样,就是为了博取大家的关注。这也是目前都快生心理的主要问题,还需要针对这写情况展开良好的心理教育,告知留守德困生其父母能够给予其关爱,并且只要学习成绩优异,父母也会感到欣慰,这样也能够让父母在外工作变得更加顺心和舒心,以此改善留守德困生的现状[1]。

(二)营造和谐氛围,安慰留守德困生心灵

班级积极开展“二一三”关爱工程,了解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作为老师和班主任既要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 “二” 是指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 是指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三” 是指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各班级都建立了微信群和QQ群,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可随时把留守儿童的特殊表现及时告知家长或监管人。政教处和班主任协同校长每月至少家访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生活地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开展针对性教育提供最真实的依据。同时也积极向监管人汇报学生校的学习生活表现,提出相应建议,对家校同管留守儿童意义重大。“二一三”关爱工程的开展,极大限度的加大了领导和留守儿童、教师和留守儿童、班主任和留守儿童、同学和留守儿童的关系,让留守儿童真正感受了在校的温暖、在家的温馨、在同学间的温情。智力竞赛、诗歌朗诵、运动会、社区综合实践等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儿童在身心智体方面健康成长。为了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我们还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对留守儿童监管人进行理论培训,提升监管人的管理水平

二、引导留守德困生锻炼能力,发现自身的优势

(一)提高德困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能力

留守德困生属于比较特殊的类型,他们长期无法得到父母的关注,甚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经常处于一种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这也造成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在校园中也会出现孤僻、内向、懦弱等性格。而这一类学生,经常会成为校园中的德困生,也就是课堂上成绩不好,纪律较差的学生。这正是由于德困生生长期留守,无法得到父母和家庭的关注,也没有温馨的生活所造成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发展均有不利的影响。因此针对留守德困生的教育,还需要锻炼和发现其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保证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每一个德困生的优点,并且告知学生,让其了解到即便是在留守的情况下,自身依然是存在着闪光点。这样德困生能够重新对自己认识和接纳,也能够有着最新的心态,面对校园的课程和整个人生。这样老师对学生的接纳,能够让学生重新清晰认识自己,也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改善自己原来的学习状况,更加愿意接受课程的学习,以及老师提出的改善建议,有效地改变留守德困生的原有情况[3]。

(二)做好留守德困生就业指导和人生规划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校园还需要针对留守德困生做好其就业和人生的指导与规划的工作。在留守学生的心灵中,其认为他们不论是在家庭,还是在校园都不会得到关注,甚至在未来也会成为社会中无用的人。这是造成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中德困生的主要原因,而这类学生一般情况下还需要老师和校园为其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和人生规划,让德困生通过自己身上的能力和闪光点,找到未来的发展途径和道路,以此更加了解自身的未来走向,这样德困生能够对自己未来生活负责任,并且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更好的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

结论:据调查发现,留守学生一般心理上和思想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就是由于德困生,处于留守的状态,长期在其他亲戚或者父母的朋友身边生活,这也造成这类学生思想和学习成绩无法得到关注。直接导致德困生并不在乎课堂中的成绩,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影响整个课堂的正常进行。所以针对留守德困生的教育情况,校园还需要予以重视,并且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其心理身体和思想上进行正确的规划和指导,保证留守德困生能够在正确的教育方式下,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岩松,郭晓曦. 专科特困生就业的理想信念问题的分析[J]. 中国市场,2014,(16):70-72.

[2]邹凤梅. 高职特困生生存状态的个案研究——以某高职三名学生为例[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98-102.

[3]宫萍. 浅谈辅导员在特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3,(S2):284.endprint

猜你喜欢

留守研究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农民工法律问题的研究
情暖“留守” 追梦同行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