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法制教育时效性思考

2017-10-23彭章隆吴凯

学习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法制教育时效性表现

彭章隆+吴凯

摘要:高校作为对青年人学习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度对提升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缺失的情况下,对高校法制教育的时效性更值得思考。

关键词:法制教育;时效性;表现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时效性缺失的表现

1法制教育内容缺乏深度

明确的目标是实施法制教育内容的有效前提。高校应该本着依法执教的原则,按照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制信仰。法制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法律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效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高校法制教育简单的法律知识传授是行不通,要不断丰富法制教育内容,注重法制教育实效性,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和法律信仰,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法制教育渠道单一,方法缺乏时效性

由于不同院校专业实力的强弱,制约法制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在政法院校法制教育途径多样化,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而通过简单的课堂传授,背法条、考法条、用法条的法制教育模式很难让学生对法律系统知识、法律的精神等有全面了解,法律的实践性很难得到贯彻,这样的法制教育不能得到应有效果。

3法制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对象接受意识不强

没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大多数在有限的学时内按照教材上完教学内容,很少向学生讲授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法制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由于自身的专业限制,对法律知识的很难解决学生成长中的法律问题,因而也很难树立在这方面的教师威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信仰。此外,教育对象对法制教育形式、内容等产生强烈的规避,不能再有限的时间内接受有效的法制教育活动,进而法制教育实效性缺失。

二、增强高校法制教育的时效性的对策

1优化、调整高校法制教育内容

高校法制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确立了明确的法制教育目标。法制教育的目标是法制教育活动的重要导向,为法制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也为法制教育内容调控提供规范和衡量依据。高校法制教育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知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要求,针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条件,有计划、有步骤、选择性地向大学生传递法制教育基本信息。

2拓展高校法制教育渠道

第一,高校法制教育理论渠道以法律知识的建构为主要途径。法制教育从本质是上讲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或向大学生传授法治理念,逐步强化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治信仰。其所要求的法制教育理论知识必须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稳定性和深刻性等特点,通过整合法治精髓,强化大学生法律素质。首先,强化法律基础课教育。

第二,高校法制教育实践渠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大学生法律素质。法制教育实践渠道以大学生的各种实践经验为渠道,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实践活动安排,强化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理论认知,它也是一种教育理念。实践教育渠道既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是课堂外开展。在实践教学中,要通过积极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因而,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必须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有实践深化和巩固理论成果。在方法上应该适当减少传统的灌输方法,多以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实践教学等途径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

第三,隐性教育渠道是法制教育强化重要途径。通过非正式的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其具有方式的不明确性和内隐性。通过隐性教育渠道加強高校法制教育要求加强制度层面的法制教育和器物层面的法制教育,从课堂、校园中的隐性课堂中培养大学生的知、情、意、信、行,要多以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案例实践教学等途径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从高校的精神、文化层面营造法制教育氛围。

3加强高校法制教育师生主体间有效教育互动

高校法制教育活动是主体间的互动过程,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自身时效性,加强主体间的有效互动,促进要素时效性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法制教育目标。 高校法制教育者需提高自身时效性。高校是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教育者的法律理论知识的灌输。此外,不同的专业背景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可能在讲授法律知识时会得心应手,而其他专业背景的教师在讲授法律知识时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时会难以应对学生“千奇百怪”的提问,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教育者的时效性教育者就要在教育活动中担负起实现自身在法制教育中的组织功能、教育功能、调控功能等属性的作用,而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中。法制教育者要不断完善自身法律专业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法律技能,要能运用法律途径解决自身的现实问题,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法律问题能够提供有效地意见或建议。

4优化高校法制教育环境

法制教育情境是法制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法制教育对象初步印证其所接受的法制观念的正确性提供具体场合、渗透体现法制教育的目的、内容,它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建立及教育互动进行提供精神和物质的纽带和载体。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化要求大学生要不断适应复杂环境带来的影响,在充分认识、分析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5 整合高校法制教育各种力量

高校法制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知识层面确立整体性、系统性、全局性,在法制教育的方法、途径中也要整合各种力量,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实现大学生法制教育活动中的自我教育和教育结合运行模式,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时效性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法制教育在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增强高校法制教育时效性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大文.谈谈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1997(05).

[2]陈群辉.国外高校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时效性表现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读编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