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调查与转化措施研究

2017-10-23黄永洪

学习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转化成因学困生

黄永洪

摘要:目前,数学学习困难是普通高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现象,且这种现象一直存在而不见好转。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避免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并将数学学困生进行积极地转化。这是促进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对当前时期高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这些成因提出具体的转化措施,旨在为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学困生;成因;转化

随着新课程大力推进,“学困生”日益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头疼的问题。剔除高中数学抽象性高、知识范围广、技巧性强、思维要求深刻等原因之外,学生学习兴趣匮乏,学习方法不科学和基础知识不扎实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突出,沦为“学困生”、“数困生”的重要成因。那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困”在何处?笔者从“学困生”形成原因入手,结合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教学方法;扩充教学空间四个方面,对如何转化高中数学“学困生”提出了几点思考。

1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1.1学习兴趣缺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源动力。赞可夫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就说过“:成功的教育不在于强制,而在于激发兴趣。”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开启知识学习的大门。兴趣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当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时,就能化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的投身于教学活动中来,发现其中的乐趣。反之,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就如饮白开水一样无味,就很难投身于教学实践中来,其教学成效可想而知。调查表明,教学活动所存在的“学困生”普遍对学习缺乏兴趣,对数学学科存在畏惧感、害怕感。

1.2学习方法不科学

古语有云“: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成效的有效途径。分析高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不难发现大部分“学困生”学习方法不科学、不正确。具体表现在课前预习工作的空位,导致了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的把握教学知识点;课上不认真听讲,造成了课后习题无从下手的现状;课后复习的不到位、不及时,导致了知识点不能得以强化巩固等。另外,大部分“学困生”性格较为内向,对于不懂的问题

往往不了了之,不会主动去问其他同学、老师,长久下来,造成了数学基础知识薄弱,不能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缺乏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表现在上课不会做笔记,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等。

1.3基础知识不扎实

大部分“学困生”对于数学学习都存在吃力、费劲等现象,其主要原因为对基础性知识掌握不扎实,在解题过程中易犯低级错误,更不用说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模式、解题技巧。对于数学教学而言,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性过程,前一阶段的学习是后续阶段学习的基础前提。由于大部分“学困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基础不扎实,对基础性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不能熟练地掌握数学教学中的基础性概念、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中数学学习的难度。比如说,由于对初中教学中的函数定义掌握不全面,在高中阶段对于更高层次的学习就容易困惑,理解不了函数与映射间的关系,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应用。

2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2.1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源动力。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学困生”转化策略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强化学生成功体验入手,让“学困生”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满足感,进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困生”设置一些教学简单的挑战、任务,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依靠自身的努力完成任务,进而切实体会到成功所具有的胜利感。另外,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发挥多媒体集声音、图片、文字和色彩等多种要素于一体的优势,为学生创建图文并茂、声像兼备、动静结合的多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欲望,燃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2 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

正确的学习方法应当包括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和课后及 时复习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前 预习作为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 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实课前预习工作,能够让学生明 确自我在旧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把握教学活动的侧重点,提 高听课目的性、选择性,提升听课的效率和效果;课上认真听讲是 全面理解教学知识点,明确重难疑点,促进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实现质变飞跃的重要保障;课后复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优 化课后复习方法,做好课后复习工作,是加强学生对教学知识、内 容的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巩固重难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 能力的有效举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 期性行为,而是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去贯彻、践行,老师要加强学 生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强化对学习方法执行的監督。

2.3 优化教学方法

考虑到“学困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不高,优 化教学方法,应采用与“学困生”自身学习心理和特点相适应的教 学方法,实行差异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了。现行高中数 学教学中“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 学困 生”跟不上老师和优等生的步伐,在教学活动中只能得过且过,这 是学生间差距不断拉大的又一个原因。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 学活动中,应当树立差异化教学的理念,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法。对于“学困生”而言,尽可能地降低其学习的起点,注重对其基 础性知识的讲解。为了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到 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可让“学困生”回答一些简单 问题。课后布置作业时,要强化“学困生”对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 运用,最好选取基础性题目,逐渐加大题目的难度,循序渐进,将 差异化教学法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来,提高“学困生”学习有效性。

2.4 扩充教学空间

与初中数学教学不同,高中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 力和理解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刚接触高中数学学习的 新生,大部分学生不能快速、有效地从初中数学中回过神来,适应 高中数学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感到有一定的困难,由此就产生 了“数困生”“、学困生”。教材是教学活动实施和开展的重要载体, 新课程教学改革下,高中数学教材编排虽然更为灵活、新颖,但在 知识衔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高中数学教材中并没有对 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进行合理的补充,也没有拓展二次函数 的相关内容等。由于知识衔接上的不合理、不科学,成为了“学困 生”不可跨越的鸿沟。因此,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结合“学 困生”的学习现状,要做好教学空间的扩充工作。比如说,借用“微 课”视频,扩充教学空间,提前录制好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基础性 知识,充分利用“微课”视频重复播放、回放暂停等功能,以此达到 巩固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等。

参考文献:

[1] 袁媛.浅谈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6 (S1):73-74.

[2] 杨乐生.学科差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00(4):55-56.

[3] 胡成娟.浅谈初中数学中的转化策略[J].初中数学教与学, 2013(2).

[4] 陈亮.浅论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 201(4 8):55.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化成因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