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探析

2017-10-23孙红宇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经济法保护

孙红宇

摘 要:在经济法上,弱势群体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相对弱势的一方,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可以制止不良市场竞争,促进市场主体的平等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对经济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对策,希望能够通过法律,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弱势群体;保护

现如今,社会中数量较大的弱势群体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其产生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阻碍了社会发展,因此我国的相关法律为弱势群体的经济权利提供了保障。我国的经济法对保护社会弱势群体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经济法的目的就是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最大可能的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这样便能够更好的维持社会公平。

一、社会弱势群体的概述

社会弱势群体就是指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一部分人群,他们的弱势主要体现在现实生活、政治生活和市场竞争等方面,目前,可以把社会弱势群体大致分为下岗职工、进城的农民工、较早退休的“体制内”人员和“体制外”人员四类。

(一)产生弱势群体的原因。在社会的发展中,弱势群体逐渐产生,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结构不合理、不公平;第二,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第三,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

(二)弱势群体的特征。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贫困性特征。贫困是弱势群体一个本质特征,正常情况下,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都不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水平线;第二,心理高度敏感性特征。处于劣势地位的弱势群体的心理压力比常人更多,长期的生活负担可能会让他们失去生活的信息,甚至对社会富裕阶层产生憎恨,认为自己的不如意都是由于获利群体的剥夺造成的,长此以往,对其他群体的意见会逐渐演变成憎恨,严重威胁社会安定;第三,社会地位不平等特征。如今市场经济盛行,社会弱势群体失去了经济地位,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社会地位。即使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却依旧无法摆脱其他群体对他们的不平等对待。

二、经济法在对弱势群体保护中暴露的问题

(一)市场规制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体系是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工具,国家为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可以利用手中的职能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监督。但是我国的市场规制体系并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如今发展迅速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网购纠纷也越来越多,其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即使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制定了约束商家的条款,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导致消费者在了解商品信息时存在一定的欺诈性,基于网点地址的虚拟性,使得消费者在维权时存在维权地点不明确的问题,最终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二)贫富差距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达到了一亿人,但是,我国却是世界上的奢侈品消费大国,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出了合理的界限,其中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的经济运行管理不到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尤其是环保法的缺失导致很多人利用牺牲自然资源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造成的后果却需要公众承担;第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不完善,例如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三)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突出。我国己经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其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社会保障制度较为落后,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社会保障太过形式化,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范围小,存在不一样的待遇等。因此,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我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

三、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对策

(一)完善市场規制体系。首先,政府要合理参与市场规制制定中。政府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合理的经济手段调整经济秩序,从而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保护;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强建设信用系统和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力度,消除所有不合理的垄断规则;最后,构建弱势群体法律保护制度体系。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需要实体法和程序法并重,并且在司法过程中,要保证程序公正,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要实现相应的效果,在做出公正的判决的同时,还要对其严格执行。

(二)完善税法,缩小贫富差距。国家用来改善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是税收,实行税收的主要方法为:第一,规范初次分配的各个环节,用法律手段保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整顿不合理收入,限制垄断行业的利润及其职工的过高收入;第二,完善税制,加强征管,建立一个税收调控体系,可以进行多税种协调配合,覆盖个人收入运行全过程,从而充分发挥税收改善贫富差距的功能。

(三)解决相关社会保障体系问题。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首先,对于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需要提高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同时要建立医疗和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让农民的待遇和城镇人口相同;其次,对于进城农民工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保障政策,情况不同,政策也不同;最后,对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国家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寻找更多的方式来确保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充足,并监督保障措施的执行状况。

四、结语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弱势群体随之产生,阻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完善市场规制体系,完善税法,缩小贫富差距,解决相关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从而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和基本权益,促进我国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旭.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6,

06:5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法保护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我国对外贸易中国际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