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信息品质,增强传播效应

2017-10-22陈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播符号优化

陈莉

摘 要:导识系统,从概念本义来看,包含导与识两层含义。即设计师如何引导、观者如何识别。从信息传播的过程来看,如何使导识系统的信息传播准确被观者理解认知,最关键的环节是信息符号化和符号解读。为提高信息品质,增强传播效应,本文从导视系统的本义与信息传播的本质层面,对信息内容的整合规划,信息符号的视觉优化与原则提出方法思路。

关键词:信息;传播;符号;优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255-02

一、前言

导识系统,从概念本义来看,包涵导与识两层含义。是由“导”和“识”的合成,“导”是指系统本身作为施动的主体,起到“指导”、“引导”的作用,“识”则是受动的观者成为主体,在“指导”的作用下,完成“识别”、“了解”的行为和认知过程。如何使观者看见、看清、看懂信息?如何精准、简单、高效、便捷、有序的将信息传达给观者?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令人更舒适?更感动?这是衡量设计师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尺度。设计师的任务就是提高信息的品质,增强传播的效应。

良好的设计要素和科学的导向分类是一个好的导识系统的基础。正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依据人的思维逻辑与行为习惯,将导识系统的信息内容加以整合梳理,按照序列归类(分类)与信息主次(层次)的方法重组规划,增强空间的秩序化与条理化,帮助观者更快的找到相关信息,准确推理空间结构和行进路线,实现快速移动。①

二、从信息内容的整合规划来提高信息品质

(一)根据信息类别组织内容

从信息的功能分类。根据导识系统信息的功能,主要分为信息类、导向类、警示类散三类。信息类主要是帮助行人具体了解城市、街道、小区等说明性信息,在城市主干道沿线、重要景点周边设置的介绍牌。导向类主要是帮助行人或车载司机指引方向路线的标识图,通常设置在各主要通道、岔路口。安全提示类指示牌。从信息的使用对象分类。按照导识系统使用对象的出行方式,我们通常分为居民与车载司机;按照导识系统使用对象的健康状况,分为普通群体与特殊群体。设计方案从人本需求的视角出发,根据信息类别组织内容。

(二)根据信息主次规划内容

人们对概念信息的认识有明显的层次特征。秩序感可以帮助扑捉信息强弱主次。我们在导识系统设计前,可以根据主题需要,整合信息的主次。按照信息内容的重要性,对信息元素的序列设计重组。将导识系统中的各类信息分类分层处理,让复杂空间秩序化。帮助人快速判断推理信息,实现移动。利用对比是实现信息主次的有效途径。可以将视觉元素的位置、大小、对比度上处理,来实现信息的主次。同时在主要的空间位置、容易看见的地方放置重要信息,以此提高信息的认知力。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为例,为了让民众在复杂的环境里迅速确定目标与方向,机场的导向系统将各类信息在功能上加以层次区别,主要分为两类:首要信息(功能类),如登机口、行李提取、进出口等乘客急需知晓的功能类信息;次要信息:问询处、洗手间、信息室等具有帮助方便乘客的服务类信息。这种区分还体现在色彩和空间布局上,橄榄绿代表了首要信息,位于空间的高处、易于识别。灰色代表了次要信息,通常位于地面,主次分明。通过对色彩、构图、字体规格、排列顺序加以设计,将信息主次明确区分开,民众一目了然。

因此,从人的行为习惯、认知心理角度考虑,对信息内容进行精简、准确、易懂的组织与规划,按照信息类别和主次进行排列,是实现信息的准确认知与有效传达的重要。

三、从信息传播的本质来增强传播效应

导识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信息传播。能否准确传达信息,使目标觀者能准确识别信息内容,并作出正确行为判断,关键在于帮助观者准确认知信息的语义。信息传播作为一个过程来说,主要由七个因素构成:

(1)信息源:把信息、知识传播出去的个体或集合体;

(2)编码:把传播内容变为有意义的符号及符号系统;

(3)信息:用来传递的符号系统;

(4)通道:用来传送信息的媒体;

(5)信宿:接受信息的个体或集合体;

(6)解码:把接受到的符号系统恢复原意;

(7)反馈:观者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把信息再传回发信体。如何使导识系统的信息传播快速准确被观者理解认知,最关键的环节是编码(信息符号化)和解码(符号解读)。

(一)信息符号的视觉优化

信息(符号)解读是实现信息有效传达的重要环节,符号解读的实质是理解。如何帮助观者准确快速理解图形符号?信息符号指经过设计以说明某种信息思想和观念的用于传播的视觉符号,是将概念视觉化的过程。由符号形体(能指)、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所指)三者所组成。②其功能主要是通过视觉图形符号刺激观者,再依靠观者的视觉经验和联想来解读。因此观者的视觉经验对视觉信息的准确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1)设计师可根据观者的视觉经验充分调动观者视觉心理的能动反映,使其“所看”“所知”同时发生感觉,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符号的理解中,让观者与设计者的体验相沟通,以此来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

(2)观者一般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社会公众的标准以及生活本身作为参照物来检验信息,从而对它作出准确与否、可靠与否的判断,决定是否接受该信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面对信息符号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结果。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使用普通化、大众化、习俗化、程式化的图形符号,能最大限度的引导人们将视觉符号信息解读出来。

(3)信息符号的有效解读离不开人的感觉、知觉、联想、记忆、思维等因素。设计师在信息设计时,可以充分利用直觉规律,实现简单有效的视觉传播。同时整体、完整的图形符合常规审美认识,简化、精炼的元素组成的图形符号,能加速人的认知速度;而规范、统一的导识视觉形式,能唤起人的联想与记忆,提高认知效率。设计师应该遵循信息传播的原理,科学依据人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规律,依据人的认知心理、视觉习惯与行为习惯来提高信息品质,增强传播的效应。

关注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形式及规律的传达与使用,关注图形能指和所指意义的理解和沟通,以及图形符号和设计意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信息符号的有效传达的途径。

(二)导识系统视觉优化的原则

(1)图形符号化。如何清晰准确的将信息符号化?实现视觉的优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下面几点原则:

(2)可识别。简单来说,信息组织、标识图形、文字色彩、编排对比都是信息可识别性评判要素。信息符号的可识别性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语言、形式、尺寸、观看距离、灯光、色彩及对比度,导识牌的高度、视距、间距,字体形态、大小、间距。简洁明了的图形符号能增强信息识别。

(3)规范化。对信息进行图形化、符号化、视觉化的转换处理,应该严格按照“公共信息符号标志的标准”来设计导识系统图形符号,增强信息识别性与规范性。图形设计的标准化的宗旨是在视觉上进行图式形式的统一,在图形涵义上进行信息指代的统一,从而使图形符号在更大程度上可以被识别。同时标准化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将某些规则和要求固定下来,逐步形成人们认识和意义传达上的一致。

(4)系统性。为了提高导识系统信息连贯性与系统整体性,在同一导识系统中,信息符号的设计风格,视觉元素应保持一致性,提高人们识别度。应该根据人的视觉习惯、行为习惯、人体工程学,控制导识牌的高度、视距、间距、字体形态、大小、间距。

注释:

①肖勇,粱庆鑫.看!导视系统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4):30.

②赵蓉晖.索绪尔研究在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07).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播符号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