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10-22唐长青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高职院校

唐长青

摘 要:高职院校担负我国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重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其中很多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严重影响其职业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明显,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特点,分析体育教学对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探讨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221-01

一、高职体育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形成健康、健全人格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健全人格,首在体育”理念,影响着一代代有志青年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在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中,我们通过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挑战学生生理承受的极限,并在这运动过程中克服困难,不断超越,不断进步,最终获得极强的自豪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是平常一般无法尝试到的。如学生在800米、1000米等中长训练比赛中,当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学生生理可能到达极点,如果选择了坚持下去,不仅会完成任务,还会体验到坚持到最后所获得的成功和满足感。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建设与培养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训练和比赛,如田径项目竞赛成绩要精确到秒后面的几厘,远度和高度有时分胜负在毫厘之差,你追我赶具有极强的竞争性,最终都要比拼出个高低、判断出个输赢,其中心里素质极其重要,勇敢坚毅,胆大心细,拥有精湛的技战术和良好的心里素质占有绝大优势,成功的自豪和失败的沮丧,我们要趁此机会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三)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多人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集体和团体项目,比赛中充分发挥每个人作用,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依靠团队协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技战术完美结合取得较好成绩,教会学生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恰当地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成为团队不可缺少的一员。

(四)有利于培养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项目比赛设立相关的训练守则、比赛规则和竞赛制度,并且还会通过赛场裁判、比赛仲裁、社会媒体、大众舆论等形式对开展的运动进行严格的监督。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了解各项体育运动的不同规则,在体育活动或比赛中遵守各种运动规则,懂得了各类规范的普遍性是每个运动员必须自觉执行的。这种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以后在社会中的履行各类行为规范,理解社会准则,尊重社会道德,使学生逐渐形成律人律己的好习惯。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根据授课班级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的不同专业在生理和心理要求上是不一样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教师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对应的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安排。体育教师还要尽量将一些针对学生职业体能和心理发展有力的知识引入到教学中来,多为学生安排一些能够提升其职业能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另外,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一些对学生喜欢而且能够有助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获得提高,如多种体育拓展活动。

(二)创建社会情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意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活跃,上课组织要有足够的灵活性,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试着设置各种社会情景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通过职业角色扮演的形式在情境中感受社会工作和生活,并且体验各种社会适应能力考验。如团队比赛中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竞赛的情景互动,不断通过各种角色的扮演,可以让学生适应其在教学中扮演角色所处的环境,从而提升其这种工作的适应能力。

(三)循序渐进,有效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长时间的不断培养才能形成,所以必须要在教学活动中持续开展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活动。为了持续培养这种能力,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课外体育运动,长时间刺激让学生的社会体育锻炼适应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仍能积极参加体育健身,从而拥有的健康的体魄,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生活的各種环境。

(四)明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针对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以及适应工作、生活中的能力。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才能应对社会的需求,所以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其在专业上的能力发展,还包含社会适应能力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目标明确,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和能力的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石成银.刍议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5(19).

[2]王刚.解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高职院校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探讨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