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仿唐乐舞》的创作依据和实践

2017-10-22章慧昕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陕西实践

章慧昕

摘 要:《仿唐乐舞》在我国传统舞蹈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众多人的认同和青睐,并且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褒奖。文章针对山西《仿唐乐舞》的创作依据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山西《仿唐乐舞》古典和现代的融合以及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陕西;仿唐乐舞;创作依据;实践

中图分类号:J7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30-01

一、前言

《仿唐乐舞》是我国传统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史、音乐史以及舞蹈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仿唐乐舞》通过舞蹈艺术对特定社会的审美、民俗、思想、劳动等进行直观的反映,并且通过婀娜多姿的人物造型、飘逸浪漫的艺术情境和优美的舞蹈对唐乐舞的古韵遗风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通过是《仿唐乐舞》的创作依据和实践进行研究,能够为《仿唐乐舞》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

二、陕西《仿唐乐舞》的创作依据

《仿唐乐舞》是对唐代舞蹈文化的再创作和呈现,根据史料记载,唐乐舞主要包括两大类,即健舞和软舞,按照乐舞的编排,可以将唐乐舞划分为立部伎与坐部伎。唐乐舞是诗、乐以及舞的完美融合,《霓裳羽衣》是杨贵妃根据唐明王的梦改编的舞曲,并且已经成为唐乐舞最具代表性的乐舞之一。白居易专门为《霓裳羽衣》写作一首诗,诗中写到“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由此可见白居易对《霓裳羽衣》舞蹈的喜爱。

同时,我国许多历史文化也对唐代乐舞进行了描述和呈现,例如,陕西的石刻乐舞佣、河南修定寺唐塔舞蹈形象、龙门石窟以及敦煌石窟的樂舞浮雕等,上述都对唐代乐舞进行了呈现,也从侧面对唐代乐舞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为《仿唐乐舞》的研究以及发展提供了可靠、丰富的历史资料。

三、陕西《仿唐乐舞》古典和现代的融合以及实践

(一)《仿唐乐舞》的创作历程

《仿唐乐舞》是由史亚楠(陕西歌舞剧院舞蹈编导)和众多艺术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根据《全世界唐代诗的乐舞资料》、《古代乐舞》以及其他资料编创。《仿唐乐舞》的舞蹈语汇、动作等是根据陕西碑林博物馆的唐代壁画编创,参考壁画的舞蹈动作和片段,为《仿唐乐舞》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由众多舞蹈艺术家根据陕西地区的民歌以及秦腔等对音乐韵律进行修改、调整和在加工,再参照敦煌石窟乐舞浮雕、壁画的舞蹈动作,对《仿唐乐舞》的舞姿进行再创作和再修改。

(二)《仿唐乐舞》古典和现代的融合

《仿唐乐舞》在进行创作时,创作者既借鉴了中国古代传统经典,又赋予其现代元素特征,因此《仿唐乐舞》成为古典和现代有机融合的代表作之一。从历史纵深来看,《仿唐乐舞》是现代人借助唐乐舞,并由创作者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创作,为现代社会服务的乐舞作品,其本身就是现代和古典的融合。

《仿唐乐舞》古典和现代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作编排方面,融合了旋转、踢跳、腾跳、腰身、水袖以及道具等,并且充分的发挥想象对舞蹈动作进行编排;(2)服装方面,服装设计方面采用真丝、布料,以丝绸为主、布料为辅,能够衬托舞者华贵、美艳的气质;(3)在音乐方面,不仅采用古代的乐器如古筝、笛子、唢呐、古琴等,还采用现代乐器,如小提琴等,通过古典和现代乐器的融合,为观众呈现别具一格的听觉盛宴;(4)在灯光方面,采用现代激光灯、特效灯等,为《仿唐乐舞》的舞台表演增添色彩。

(三) 《仿唐乐舞》古典和现代的创作实践

《仿唐乐舞》融合了舞、乐以及诗,在表演过程中融合了服饰、音乐、灯光以及舞台等众多方面,为人们呈现精彩绝伦、华贵、大气的视觉盛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受到观众的深度赞扬和喜爱。在《仿唐乐舞》舞剧创作过程中采用古筝,并以独特的灯光配合华贵的宫妃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持长柄宫灯的仕女在宫妃旁如影相随,在音乐的轰鸣下给人以惊奇、震撼的感官享受,观众们掌声雷动。《霓裳羽衣》为了营造梦幻的氛围,主旋律采用蓝色,并配合热情的红色和高贵的紫色,上述元素在舞台上的汇聚,为观众们呈现梦幻、震撼的舞蹈。当帷幕拉起,八名手舞长缎的仕女在梦幻的舞台氛围中起舞,更加衬托她们姿态的婀娜,并且在古筝和小提琴的错落配合中,七只灵鸟和二十四只蝴蝶伴随着乐声进入观众的眼帘,为观众营造了梦幻、绚烂的舞台情境。随之音乐戛然而止,杨贵妃出现在了舞台中央,并和唐明皇表演双人舞,包括《胡腾双刀》、《琵琶与鼓》以及《西域风情舞》等,上述舞蹈不仅热情奔放、俏丽敏捷,而且能够展现唐乐舞的异域风情,为观众呈现极其震撼的视听盛宴,表演结束后观众们掌声雷动,久久不愿离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仿唐乐舞》在我国传统舞蹈文化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融合了古典和现代的独特表演风格,为人们呈现了别具一格、华贵、美艳的舞蹈表演。本文通过对《仿唐乐舞》的创作历史和现代、古典的融合和实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仿唐乐舞》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思薇.仿唐乐舞—古典与现代融合的一朵奇葩[J].北方音乐,2012(06).

[2]张宁夏.简谈仿唐乐舞的艺术特色[J].福建歌声,2012(05).

[3]任意.陕西本土音乐产业化运行模式的考查与研究——以音乐情景剧《长恨歌》《仿唐乐舞》的市场运行模式为例[J].音乐天地,2017(01).endprint

猜你喜欢

陕西实践
Research on Practical English Rhetoric Education Based on Applied Talents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