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东方美学在中国当代电影中的体现

2017-10-22牛萌璐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9期

牛萌璐

摘 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迅猛,电影带来的商机和营销效应已经在各种行业凸显。然而在众多影视机构对电影的商业价值不断进行塑造、肯定的过程当中,许多人已经忽略了电影当中的美学传播。这些影视作品带热的旅游景点也的确带有自身的特色和资源优势,被观众所熟知和追捧,但电影当中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息也使得电影当中的美学研究失去了意义。

关键词:东方美学;当代电影;《刺客聂隐娘》

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094-01

中国当代电影当中无外乎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和中国的现代元素,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东方传统美学的主要承载者,传统东方美学大多是通过传统的文化的传播来承载的。例如中国盛唐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涵,或是明清时期的历史进程的发展等等,都是中国当代电影当中非常常见的元素。本文以《刺客聂隐娘》为例,分析中国当代电影当中东方美学的体现。

一、东方美学与文学的融合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播当中,唐朝文化是具有代表性地位的,从公元六世纪到九世纪,将近三百多年的历史,影响了周围诸多国家,如倭国、新罗、高句丽、突厥、摩揭陀国、吐蕃等国均受到大唐的恩泽。盛唐已经成为了整个东亚地区一个顶礼膜拜的帝国,中国、日本皆有不少影视作品着力于挥洒盛唐的文墨。电影是作为一门经典的视听语言艺术,它是动态的现代科技下的产物,而东方美学往往所体现的多为静态的方面,但在《刺客聂隐娘》中有了与其他年代电影的不同之处。《刺客聂隐娘》作为一部在盛唐背景之下的古装电影,既有文艺电影的文艺气息,又有其盛唐背景之下浓厚的文學特征。从一幅幅画面构成影像,都是由每一帧集结成韵。古装电影必须要展现中国传统的风韵,那么在电影拍摄当中,无论是服装、道具、画面或是色调都必须讲究中国传统的古典美。那么古典美是什么呢?中国众多的古诗词当中都对中国传统的“美”有着别样的解释,如《红楼梦》中有一句著名的诗词“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有一种或静或动的画面来让欣赏者感受当中的“风骨”。而《刺客聂隐娘》当中的许多画面正是能够体现这种朦胧的“仙气”与“风骨”。

二、隐于风韵的厚重历史

任何电影画面的传播,一定都是为了传达导演的某些思想内涵,无论多美、多么具有特色,它存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传达出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每一个建筑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一部电影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殊的印记。电影《刺客聂隐娘》当中构建出来的大量具有唐朝特色的建筑,给人以古朴大气、端庄典雅的观感;而这其中,又能够让观影者看到唐朝发展当中留下来的浓厚的历史文化。“一个人没有同类”的聂隐娘站在这样一组建筑中,她内心的孤独就变成了这个建筑的气场,达到了人景合一的境界。影片中大量的隐娘隐藏在帘幕之后一动不动的镜头,也是影片特色。看似一道帘幕之隔,其实却是隔了十三年之后的差距;十三年前,在田季安枕塌前苦守的隐娘,十三年后,却只能透过帘幕,聆听着昔日青梅竹马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这道帘幕,是十三年难以逾越的鸿沟。当然,这一厚重的历史感,并不仅仅体现在具有唐朝风格的历史建筑当中,更多的也是通过服装、道具等诸多方面展示出来。以古琴为例,琴是中国古代非常常见的一种弦乐器,在古代是一种弦乐,因伯牙抚琴的典故而被赋予了知音难求的寓意。影片当中嘉诚公主抚琴,琴和“青鸾舞镜”典故同时出现,没有同类、知音难求。后来我们通过隐娘的描述——“公主娘娘教我抚琴”,我们知道,这个画面中实际上有两个人,但镜头却只给了娘娘的全景,公主娘娘孤绝之心,跃然屏幕,令观影之人回味无穷,这种方式是中国电影当中极具有特色的手法,确是西方影片难以企及的,这是东方文化所特有的内敛与委婉所能够带来的效果。

三、古典音乐之美

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美学当中的经典内容,《刺客聂隐娘》当中的音乐也极好的体现了中国音乐的古典美。虽然整部影片当中几乎没有完整的音乐,大部分都是通过剧情当中的配乐以及音效为主,结合剧情,充分将影片当中想要表达的氛围、情境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更是奠定了整部影片的风格。影片以击鼓声作为开场,阴沉的鼓点节奏将影片的基调做出了一个基本的设定,随着剧情的推进,配乐也逐渐更为多元化,尤其是具有浓厚的“日和风”的配乐融合在唐朝的古典建筑当中,所谓的“日和风”实际上正是由我国唐朝传播过去,这也进一步体现了盛唐时期我国国力的强盛和古典文化的传播之广。

四、结语

当前,全球都已经进入全新的新媒体时代,这是一个快餐化速食的时代,各色的微产物诸如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我们带来了更迅速更即时的体验,这种速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一代的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快速发展的快餐文化会对我们传统的美学观点造成什么样的冲击,中国当代的电影制作当中必须摒弃这种快速的节奏,更多的考量电影美学思维,将更多的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到当代电影当中去,促进我国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文.当代中国公路电影的东方美学特征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5.

[2]金丹元.论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美学之关系[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03).

[3]梁倩.东方美学体系下的王家卫电影[D].重庆:重庆大学,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