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实训教学中学生职业防护意识培养

2017-10-21夏小艳徐洁欢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17期
关键词:助产实训教学

夏小艳 徐洁欢

[摘要] 助产士的工作性质决定其是职业危害高发人群,对于初到临床实习的助产专业学生,由于缺乏职业防护意识和方法,其受到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更大。助產实训课程是其训练临床操作的主要方式,在此过程中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为其今后临床工作降低职业暴露机会提供了基本保障。该文主要阐述了助产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希望能给广大助产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助产;职业防护;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R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6(b)-0104-02

[Abstract] The work property of midwifery determines that they ar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 high-risk population, and the potential occupational hazards of them is higher due to lack of occupational preventive awareness and method, and the midwifery training courses are the main methods of training clinical operation, and enhancing the occupational preventive awareness training of students can provide guarantee for reducing 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chance in the future clinical work, and the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occupational preventive education in the midwifery practice teaching and how to conduct the preventive education thus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massive midwifery educators.

[Key words] Midwifery; Occupational prevention; Practice teaching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展,职业安全也成为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助产专业实习生工作场所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职业危害现象经常发生[1]。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高达42.31%,几乎达到了一半的人数有发生过职业暴露[2]。虽然在实习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会提示注意职业防护,但由于学生在接触临床医学课程过程中,尤其是实训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带教老师对其职业防护意识的培养不够,加之实训操作对象均为模型,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做,导致助产学生临床实习时大都缺乏职业防护意识,容易受到职业危害,目前常见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生物性因素,如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及分泌物,因针刺伤、锐器伤、粘膜或破损皮肤接触各种经血液传播或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的血液;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社会性因素。该文将对如何对助产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防护意识培养阐述如下。

1 助产实训教学中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可行性及必要性

1.1 助产实训教学中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可行性

助产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骨盆外测量、四部触诊、平产接产、会阴切开缝合等,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使用仿真模型让学生练习操作内容,场景设置模拟真实病房、产房,整个过程类似于临床,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践锻炼。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渗透职业防护教育具备基本条件,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减少进入临床实习后受到职业危害的可能性。

1.2 助产实训教学中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必要性

据研究统计,产房高居最具职业危害科室的第2位[3]。由于助产士主要工作场所是产房,期间经常接触产妇大量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由于目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的升高,会阴侧切的几率增大,会阴切开缝合中需要用到注射器、缝合针等锐利器具,大大提高了助产士工作期间感染的几率;加之实习助产士缺乏实践经验,操作不熟练,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操作习惯,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受到职业危害。众多调查研究显示,助产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易发生职业暴露[4-5],50%以上的助产本科实习生有职业暴露经验[6]。有研究报道,助产士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或者医院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对提高实习助产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有显著作用,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培训,助产士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可以有效降低职业伤害的发生率[7]。有研究报道,助产士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学校或者医院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防护教育及培训,对提高实习助产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有显著作用,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培训,助产士养成良好的職业防护习惯,可以有效降低职业伤害的发生率[7]。此外,有研究对医务人员接受职业防护教育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较高学历的医护人员防护知识掌握率高,且其获取职业防护知识途径是学校教育,而不是单位培训,这就可以说明,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主要是在学校进行。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助产专业学生来说,其进入临床实习后就将面临职业暴露,因此在校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 助产实训教学中职业防护教育对策

2.1 强化实训教师职业防护教育意识

助产学生在接触临床实践前几乎都没有职业防护意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见实习学生徒手接触沾染患者分泌物或血迹的医疗废弃物。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医学实习生的职业防护意识不仅认识水平较低,且存在很多的误区[8]。而医学实习生的职业防护意识主要来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与积累,与教师的职业防护教育意识密切相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实训带教老师首先得具备进行职业防护教育的意识,通过在实训课堂中,不断强调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在实训教学中联系临床情景将有可能受到操作损伤的情况,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职业防护,并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易发生的损伤进行重点强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

2.2 根据实训内容进行职业防护教育

助产实训内容均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常规操作内容。如会阴切开缝合时,操作主要涉及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会阴侧切及缝合,在这个操作过程中,针刺伤是学生最容易出现的操作损伤,因此,带教老师需要联系临床,向学生重点强调预防该损伤的方法。向学生演示如何正确分离护帽针、如何固定针栓弹及如何单手回套护针帽,麻醉进针位置选择、进针方向及速度的控制等,这些都是预防在进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时针刺伤的要点;在会阴缝合时,注意持针器拿法、夹针位置、缝合时进针及出针的方法、接针方法等。很多学生缝合过程中,由于不适应接针方法,喜欢徒手接针,极易受到针刺伤,因此在此过程中,应该再三强调并加强练习。

2.3 結合实训内容,渗透职业暴露后处理

当职业损伤不可避免时,损伤后处理就尤为重要。正确损伤后补救可以减少损伤的程度。然而,很多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缺乏相关知识培训,对如何进行正确的职业暴露后处理了解得并不多。刘欢等对497名实习前护士进行职业防护处理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正确洗手方法掌握率最高,达84.9%,而知道皮肤意外接触到体液或血液的正确处理方法仅为12.7%[9]。实习前如常见的针刺伤时,很多学生只是单纯用纸压迫止血,然而在临床过程中,针具是接触到产妇的血液,如该产妇患有传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等,单纯的压迫止血达不到初步处理的目的,正确的处理针刺伤应该是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反复挤压伤口以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并用消毒碘伏进行涂抹消毒,如产妇为传染病患者,还需要及时抽血检查传染病相关抗体,并注射相关疫苗。我国是丙肝医源性感染率较高,医务人员丙肝总感染率达2.5%,尤以妇产科和外科為主,感染率高达3.2%,是普通人群感染的7.4倍[10]。因此,带教老师需要在实训过程中强调如何进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3 结语

助产实训课程是助产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也是学生练习助产临床实践的主要方式,在实训过程中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是减少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研究显示,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率危险度与人群中血液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尤其是艾滋病的流行在也进入快速增长期,加之随着我国二胎全面开放,助产人员需求量急增,助产士将面临更多的职业暴露和职业感染风险。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增加助产人才培养数量的同时更需要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从而将职业暴露的危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娜.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46-47.

[2] 丁思艳,邵小青,矛一萍,等.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意识的行为现况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0):796-798.

[3] Beltrami EM,Williams IT,Shapiro CN,et al.Risk and management of blood-borne infections in health care workers[J].Clinical Microbiology,200,13:385.

[4] 郭伟丽.感染科实习护士艾滋病职业防护的教育及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6A):65-67.

[5] 朱凤祥,杨瑞贞,祝宪庭,等.实习护生职业损伤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A):604-605.

[6] 顾琳,魏碧蓉.助产本科实习生产房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5):727-728.

[7] 周惠玲.对实习助产士进行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849-4851.

[8] 王建明传染科临床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当代护士,2015(1中旬刊):139-140.

[9] 刘欢,李远珍,张铭.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9):97-98

[10] 赵晓南,李红艳,白贞子,等.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合并代谢综合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1):1866-1867.

(收稿日期:2017-03-13)

猜你喜欢

助产实训教学
分析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
延伸化助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责任制助产护理结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美国孕妇选择在家分娩
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环境监测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