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齐下 变“负担”为“快乐”

2017-10-21谢艳彬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松鼠课本词语

谢艳彬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作文教学中的两个拦路虎,老师“难教”“怕教”、学生“难写”“怕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少阅历浅,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要让孩子从一开始不抵触作文不畏难作文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环,循序渐进,多管齐下,让作文成为一件相对容易的有意思的事情,变负担为快乐。

一、读一读,让学生汲取语言的精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这样说过:“语文根本不需要教,当他们能够有一定的生字量时,博览群书,自然而然,他的语感就产生了,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孩子有非常多的时间是可以利用起来的,如早读十分钟,放学后在家的时间,当不去挤出时间阅读,时间也就会这样悄悄流逝,但是当把碎片化的时间拼接起来时,孩子日积月累,是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所以,从孩子进入校园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教给孩子读书的意识和方法。先从拼音读物开始,然后一句话、一段话到一首首儿歌童谣、再到童话故事。课本要读通读透,课外阅读更要抓紧抓好。

不仅读课本,而且要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就这样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一步一步的去阅读,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汲取语言的精华、吸收丰富的知识,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记一记,让学生堆积起大厦的基底

“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有些孩子很爱阅读,但是写起作文来还是写不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进行积累。所以,必须要随时培养孩子的积累意识。

课本中的课文就是最好的例文,文章当中会有好的词语好的句子,可以让学生去读一读背一背,精彩的段落精彩的文章让孩子去背诵,那个孩子就会慢慢形成段的概念,潜移默化之中产生一定的语感。课外阅读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在每一天都会布置阅读的作业,边读边思,并积累名言警句、优美词句、精彩片断等,将积累的东西放在“采蜜集”中,课前的时候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进行交流分享,这样“你一个词语,我一个词语”孩子就形成一个素材袋,写作时从素材袋里轻而易举的拿出东西,写作自然就得心应手些。在不断的积累、模仿中,储备丰厚的语言素材,终有一天能绽放个性语言的芬芳。

三、 说一说,让学生“我口表我心”

写话就是把内心的要说出的话表达出来,形成书面语言。所以先说后写,在说的基础上写,“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

孩子不会一时间就“长篇大论”“出口成章”,所以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先是根据图说一句话,然后,逐步过渡到说几句完整的、通顺的、明白的话,然后过渡到一段话。说话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他们以我“口”说我“心”,以我“手”写我“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文字潜能和语言天赋,从而消除学生写话的畏难情绪。

创设情境让孩子多说。首先,上课时,老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孩子放开胆子放松地说、尽情地说。其次,扩宽说话范围,让学生乐说。 找喜欢的词句时说为什么喜欢;学习写景的文章时说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学习童话时说续编、改编或自编的故事;学习自然类或科技类的文章时说懂得了什么、还了解哪些与课文有关的知识等等,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新思想、谈新见解、说不一样的话,培养创新思想。另外,在活动中也可以让孩子多说。

四、仿一仿,讓学生采撷思想的火花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最初的学习写作都是从仿开始的,最先让孩子写时,给孩子一些范文,让这些成为孩子可借鉴的材料,他们可以依葫芦画瓢,通过模仿孩子去学习他人作文表达中的方法,从而减轻写作的畏难情绪。但这也是一个需要渐进的过程,例如,当学习到《泉水》这一课时,让孩子仿照课文的格式去些一个段落,这并非难事。当学习到《富饶的自沙群岛》一课时,让学生学习“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而且课文描写事物时所用到的方法。要孩子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观察景物,从仿写中学会写作。

五、续一续,让学生放飞思想的风筝

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生动地寓言童话故事等,孩子续编故事能让他们放飞思想的风筝,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一课,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笑着对小松鼠说“谁也没有摘,花生果全在泥土里呢 ”故事便结束了,学生觉得意犹未尽,这时可以让学生以“小松鼠扒开泥土”为开头续编故事,有的说小松鼠收到许多花生果,高高兴兴运回家,留着冬天慢慢吃;还有的说小松鼠把这么多花生分成两份, 送给蚯蚓一份,表示感谢。充满童趣的话语课堂变得生机勃勃,精彩纷呈,孩子的个性也得到了尽情的张扬。 让学生掌握说话、写话的主动权,让学生融入文本情境,为他们的思想插上翅膀自由地飞翔。

除了课本,还有带着孩子们阅读时,也可以让孩子们续写,当读到《好饿的毛毛虫》《好饿的猪》等系列时,也可以让孩子们续写《好饿的——》系列,孩子们天马行空,写出了各种各样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

六、做一做,让孩子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要通过习作训练,使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让学生学会感受当下,那孩子就要在实践中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素材。

让孩子动笔前先动手,让孩子学习做家务,然后动笔写我学会了——让孩子利用周末和科学课的时间观察金鱼、蚯蚓、蜗牛、再写观察日记。让孩子学习做手工,然后再动笔写如何做手工作品,让孩子去背古诗学剪纸学写毛笔字,然后再写“我所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孩子就有了一种热情和对生活生命的感悟,从而表达出真实的自我。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好的语文教学,备课在点点滴滴,每一个小小的举动、引导,都可以成为孩子的作文素材。所以不要过多地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多管齐下,让孩子慢慢地脱离家长和老师的搀扶,自己独立的把每一个片段信手拈来。

猜你喜欢

松鼠课本词语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小松鼠
松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松鼠
松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