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一年级口腔保健的体验式教学:想象体验和现实体验

2017-10-21丁新丽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口腔卫生牙菌斑蛀牙

丁新丽

一、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一年级学生,知识和经验并不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难以理解抽象概念。他们性格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

二、一年级学生口腔保健的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口腔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蛀牙的原因、危害、正确刷牙可以去除牙菌斑。一年级学生对蛀牙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刷牙。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牙齿生病的危害,蛀牙的原因,刷牙的意义;产生保护牙齿的积极情绪;学会正确的刷牙,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三、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现实经历”或“虚拟经历”的实践活动,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形成积极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

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情感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发展。通过“想象体验”和“现实体验”开展的体验式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产生生动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在“虚拟情境”和“现实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或情感上的心理冲突,使学生产生解决心理冲突的强烈愿望和行动,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四、想象体验法

想象体验法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想象,运用想象来体验的方法。通过想象来体验的活动情境,是想象情境,或者虚拟情境。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想象具有简单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在虚构的情境中想象体验,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不受教学设施的局限,便于实施和掌控。

例如,在一年级的健康教学中,为了阐释甜食与牙齿的关系,让学生对喜爱的甜食有一个淋漓尽致的想象体验,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设计了想象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美妙的甜食:有一座特殊的乐园,是由各式甜点建成的。教师描述乐园的缤纷色彩、香甜的气息、味道。学生通过想象进行虚拟体验,很快投入在童话般甜蜜美妙的世界里,为后来的问题思考铺垫了良好的情绪。

当教师引导:“是否愿意每天住在这里”时,很多学生会表达心理冲突:“非常愿意,但是很担心蛀牙”,更多的学生甚至立即反思領悟,说出感受和结论“每天吃太多甜食结果会蛀牙,蛀牙会带来许多烦恼”,提出爱护牙齿的口腔卫生习惯:在生活中要养成少吃甜食,吃完甜食要及时漱口的好习惯。

这种在想象中体验,于体验中表达的体验方式,最终实现了认知、情感和行为统一的口腔卫生行为塑造。

四、现实体验法

现实体验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验的方法。通过亲身经历来体验的活动情境,是现实情境。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非常具体,形象,认知的发展依赖于具体经验,亲身参与的现实体验,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眼见为实的效果,具有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小学一年级口腔卫生保健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有:理解牙菌斑导致龋齿,刷牙可以清除牙菌斑,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牙菌斑是在牙齿上由食物和细菌积累形成的粘性膜,肉眼无法识别,长期积累导致龋齿和牙周牙龈病症,检测牙菌斑的工具是牙菌斑显色剂。

为了让学生看到牙齿表面有多少细菌在隐藏,教师请几位学生参加现实体验活动:“破除牙菌斑的隐身咒”,为学生提供现实体验的机会。请早上刷过牙的学生做志愿者,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牙菌斑指示剂。学生张开嘴时,其他观察的学生见到着色的牙菌斑,会有一种被细菌包围的感受,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现实的效果会非常震撼。

当教师将学生的心理冲突以问题方式显化:“为什么刷牙了,还会有牙菌斑呢?”,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学生会发现原因:

1.刷牙方法不正确,牙菌斑清除不彻底。

2.彻底清洁牙齿后,牙菌斑会持续形成。

通过深刻的现实体验,激发了学生保持口腔卫生的动机,积极探讨寻找打败牙菌斑的方法。为正确的刷牙方法和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做好教学铺垫。

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中说:教育应该鼓励个人发展,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在一年级口腔卫生保健的教学中,采用想象体验和现实体验的教学方法,既能在使学生产生深刻鲜明的学习印象,又能刺激学生产生情感和思维的心理冲突,激发学生主动解决心理冲突的愿望,主动思考、积极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掌握、情感的生成成和行为的塑造。学生在“想象体验”和“现实体验”中的领悟将融入生命,这种独特的体验会成为学生的生命重要的旅程。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牙菌斑蛀牙
如何预防牙菌斑?
论一颗蛀牙的长成
如果停止刷牙会发生什么
蛀牙虫流浪记
天天说刷牙,但是刷的真是“牙”本身吗?
生活饮食习惯致食管癌早期症状的探讨
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研究
为什么吃糖多会导致蛀牙?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口腔牙周健康指标及牙周炎现况分析
刷牙流血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