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教学评价的现况与模式

2017-10-21周岩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评语评价家长

周岩

小学教学评价,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来构建评价的模式,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反思与提高,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

正如教育专家指出的“智慧是不能被测量的”。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它所评价的内容片面,形式单调,方法单一,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小学课程评价应当遵循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反思与提高,有助于实现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对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教学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努力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新体系,使传统的被评价者———学生及其家长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如评价学生家庭作业中“计算技能掌握情况”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评价方式:家长评价:1.计算准确率:高( )较高( )低( )2.计算熟练程度:熟练( )较熟练( )不熟练( )3.计算书写规范:规范( )较规范( )不规范( )4.坚持注意力集中时间:长( )较长( )不长( )5.作业涂改次数:多( )较多( )少( )没有( )学生自评:我能得(用红色水彩笔涂上☆)

而学生在写完作业后,用涂“☆”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这是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设计的,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操作。学生通过认真审视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中学会我赞赏自己,培养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不足。教师则在批改作业时,综合家长、学生的评价,做出最后的评定。

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家长都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被评价者的主动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对学习过程的重视,学生在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获得发展。

二、评价标准的层次化

对评价标准采取“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方式。如课堂上做开放性习题的练习:4+6□<70,□里可以填几?笔者根据学生间的差异,设计了评“优”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

学困生:能填出一个,中等生:虽无序的,但全填满,优等生:有序的,全填满这样,多样化标准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实践证明,富有层次性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能力坐标。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和教研部门应对课程的教学教育功能、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估。评估要考查:是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组织学生自主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是否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是否指导知识的应用;是否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是否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三、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再是把学生按照考试分数进行分类与分等,而是为了获得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育有效性的证据。因此,《新课标》指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不再只是书面考试这一单一形式,它还包括口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等多种方式。每种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

当然,期末考试也是终结性评价的一个方面,要将考试与开放性的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四、教师评价的科学化

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认为,对教师评价是自上而下的,它的功能是领导和专家对一线教师进行评判和鉴定。关注的是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完成任务的深度和广度,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教学改革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实验有三点突破。突破一: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确立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评价的过程是一种反思、总结、提高的过程,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估。突破二:对课堂教学本质的再认识。现在的课堂教学评价以人为本,关注的是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师生关系的状况、课堂教学的氛围、安全宽松的环境、学生情感思维及活动的参与。突破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完整性。课堂教学评价的完整过程应该是:教学设计——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的全过程,而不是只是放在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

五、评价结果的展示人性化

许多学校提倡任课教师给学生写随机的、富含激情的评语,这样的评语,使学生兴奋,使家长感动,拉近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距离,广泛地受到学生好评。随机评语已经成为学校一支含苞待放的奇葩。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鼓动性的评语,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他们吸引到注重學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从而淡化了对分数的唯一追求,学会了从单纯看考试分数向重视成长卡上转移。

猜你喜欢

评语评价家长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家长错了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家长请吃药Ⅱ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