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绘图能力

2017-10-21韩银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纬线风带环流

韩银

一、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的必要性

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通过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的观察、思考、绘制,引导学生展开多层次、多角度、递进性的思维,以获得整体的知识,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

二、实例操作中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需要能够运用热力环流及大气水平运动原理,理解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三圈环流形成原理。

2.正确解释各个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风向和位置分布的规律。

3.在教师指导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归纳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不断设定条件,步步接近现实地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模式图,归纳其形成原因及分布特点。

2.利用空间立体图形展现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归纳其成因和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都运用假设的方法论证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原理解释现象,提高地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四)教法、学法

采用过程式探究教学法,由于考虑到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差,通过不断设定条件,逐步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模式图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学习过程

【步骤1】: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地球简图,注明纬度、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如图1)。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步骤2】:画出赤道与极地间在假设条件下的大气环流

(提问)

假设地球不自转,且地面平坦、均匀,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只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与大气热力环流相似,那么地球的大气运动状况如何?在地球简图上绘制地球大气运动状况,并描述其形成过程。

小结:由于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在两极附近形成了高压带,而在赤道附近形成了低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由高纬指向低纬且垂直于纬线。(图2)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步骤3】:画出赤道与北纬30度之间的低纬环流

(提问)

在北半球高空,风向本应由赤道指向北极,但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逐渐与30°N纬线趋于平行,导致气流不再向北流动,如果气流不再向北流动会导致什么现象?

答:气流在30°N纬线上空聚集,并在重力的影响下气流下沉。

30°N纬线上空的气流下沉,会导致近地面空气聚集,密度加大,那么在近地面形成怎样的气压带?

答:在30°N纬线附近近地面形成高压带。

小结:1.低纬环流与信风带

①来自赤道上空向北流的空气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成自西向东的方向,在北纬30°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动力原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30°N纬线附近近地面的气流一支向北流动,一支向南流动,向南流动的气流与赤道附近的上升气流相衔接,与赤道至30°N纬线附近近地面和高空的气流组成低纬环流。

②近地面,大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偏转成东北信风。(如图3)

【步骤4】:画出中纬环流与西风带、高纬环流与极地东风带

(提问)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与北极附近高压带的形成原因相同吗?

答:北极附近形成高压是因为北极终年寒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带;而在30°N纬线附近近地面的高压带,是由于空气在上空堆积下沉形成的。

90°N纬线上空的气流下沉,一支向南与30°N纬线附近近地面向北流动的气流在60°N相遇,空气被迫抬升,使近地面的空气变少,那么在60°N近地面附近形成什么气压带?

答:在60°N纬线附近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原因与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相同吗?

答:不同,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是由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而形成;而60°N纬线附近的低压带是两股气流相遇,空气被迫抬升造成的。

在60°N近地面有两支气流相遇,这两支气流的流动方向如何?物理性质是否相同?会形成什么天气现象?

答:一支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气温较高,另一支由高纬向低纬流动,气温较低,这两支气流的物理性质不同。冷暖气团相遇会形成一个锋面,易形成降水天气。

小结: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①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高纬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中纬西风。

②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偏转成极地东风。

③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后,暖轻的气流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北緯60°附近高空形成高气压,气流向南北两方分流,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如图4)

【步骤5】:画出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

小结: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气压带高低相间,南北分布,中间是赤道低压

风带南北对称, 压吹向低压

【步骤6】:让学生总结画图的过程,列出三圈环流关系图,如下:

高低纬度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六)教学反思

结语:

猜你喜欢

纬线风带环流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经线(子午线)”“纬线”“经度”“纬度”探源お
初见
带雨梨花
初中地理教学之“巧识经纬线”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立井平衡钢丝绳使用寿命分析
谜底大揭秘
变压器并联运行在旁路带电作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