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杨修之死》为例,看语文学科教学

2017-10-21刘兆新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杨修关羽曹操

刘兆新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成为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又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所以语文学科又具有其独特性。早在我们幼儿园时期,我们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早在我们还不懂主谓宾的小学时代,我们就能写出优美的句子,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对其背后枯燥的理论穷追不舍呢?正如联合利华的首席营运官——哈里什·曼瓦尼在TED讲课时提出“利润不是最终的目的”,那我认为“成绩也不是最终的目的”,更不会是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

那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呢?我认为是孩子们的成长,是孩子们性格品质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是对生命生活的热爱。为此,我们应当转换一下思维。

首先语文应当来源于课本而又不局限于课本。

在讲《杨修之死》时,不应局限于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而是着眼于整个《三国演义》。当时我并没有按照讲小说的套路来,先讲小说的三要素,然后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对应的句子,最终分析一下人物形象。而是先让同学读文章,在读完文章有了整体感知之后,让学生介绍文本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以是关于人物的评价,可以是文章中的事件,也可以是其它,畅所欲言,不分对错。同学们有的佩服杨修的机智;有的说杨修恃才放旷,惹来杀身之祸;有的谈到曹操的阴险狡诈,借杨修之命安众将士之心……然后让同学们根据文章找出哪些事件表现了杨修之智和曹操之阴,也就是根据你的论点找出论据。在此节课最后抛出一个问题:曹操真的就一无是处吗?三国中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下节课我们虽不能青梅煮酒,但是可以效仿古人论三国英雄。

我发现同学们课下出来玩的人变少了,仔细一看全在那看《三国》呢。等到第二节课的时候,同学们更是精彩纷呈。有的人讲一代枭雄——曹操,说他:单刀刺杀董卓可见其胆识,朝堂混乱“挟天子以令诸侯”稳定大局可见其果断,善待敌将关羽可见其惜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破袁绍七十万大军,又何其谋略。有的人讲重义明君——刘皇叔,说他:青梅时节能让曹贼称颂的定有非凡之才,三顾茅庐请孔明可见其礼贤下士之心,关羽死后举国复仇只为义,白帝城托孤言斗不才彼可取而代之可见其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有的人讲吴国少主——孙权,说他:年少掌权,几经周折,始终在曹权的虎视眈眈之下艰难存活,何其不易;上天早早把他的股肱之臣周瑜召喚而去,对其又何其不公?多数人讲的还是神机妙算——诸葛丞相,说他:隆中对,初露头角;舌战群儒,机智和口才的碰撞;借东风,上天让路;七擒孟获,谋略与气量的考验;六出祁山北伐曹操,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知己的酬报。也有人称颂关羽的义,不负刘备舍曹操;称赞五虎将之一的赵子龙英勇无敌;当然还有对周公瑾“既生瑜何生亮”的惋惜……

其次,语文知识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存在。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文本就是对生活的再现。

虽然《杨修之死》是一篇节选的文言小说,但还是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赞颂完英雄豪情,接下来我又问了:“他们既然都那么厉害,为什么结局都不好呢?”这时候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一阵,开始发表自己的观点,曹操虽然稳定了政局,毕竟是以下犯上,而且其好猜忌别人,滥杀无辜当然不得民心,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丢天下,也就注定了他的灭亡;刘备虽然坐拥民心,可是他别人劝阻非举全国兵力只为替关羽报仇,有点意气用事;孙权先与刘蜀结盟后又投靠曹魏注定居于人下……回到文本,杨修之死也并非曹操一人之过,他自己也逃脱不了关系,它恃才放旷,敢触犯曹操大忌,注定其悲剧命运。此时,我话锋一转,问:“那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以后你会怎么做?”下面就有同学开始回答说:成功者要有谋略,胆识,重义气,需要爱护下属得民心,善于发现人才善用人才……以后要学会藏锋,不可恃才而骄……

最后,语文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传播正能量,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

在这篇文章结束后,让同学们用笔写下“你收获到了什么”。在读完同学们写的只言片语中,我有理由相信我的同学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通过这几节课的讲述都能了解成为一个成功者所需的品质,那么,走在通向未来这条路上的他们也一定会努力的学习这些品质,向这些英雄致敬,向他们努力看齐!

有的老师可能会说,那你这样做不是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吗?那你怎样完成教学进度呢?我认为这恰恰是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独特之处。语文课本的编排一般是同一个类型的文章选五篇组成一个单元专题,因此讲一篇和讲五篇的差距不大,讲哪一篇的问题也不大。这就给我们语文课堂很大的伸缩性。

总之,语文课堂不应只是老师的天下,还应是学生的舞台;语文课堂不应只是文本的讲解,还应是知识的拓展;语文课堂不应只是学科知识的单向传授,还应是生活的启迪。教师备课时要时刻想着“为甚教此”,为什么这样设计课堂?想让学生这节课收获什么?一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别求面面俱到,只求心有所得。同时,在上完课以后学生能够毫不犹豫地回答出“为甚学此”,并能够通过所学知识好好的爱自己爱生活,那么这堂课就是一节成功的课。

猜你喜欢

杨修关羽曹操
心动杀人
华容道
山鸡舞镜
三国演义
真正的聪明人
杨修解字
浅谈杨修之死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收刀
曹操梦中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