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

2017-10-21白永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家庭

白永梅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几十载的教师,每天面对着这些活生生的学生,我的心里无时无刻不在研究着他们活泼天真的心灵。无论是站在三尺讲台上,还是课下身处学生们中间,我都在感受着学生们那单纯却又稍带复杂的心理。仔细地揣摩学生们的思维与情感,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和成长着。品味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地就把他们的心理抓住了。经过多年的教育心理研究,我把学生们的各项心理表现归结为几个方面,并对待这些心理表现,在教育工作中采取相应的手段去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下面我做一下具体的比较评论与分析。

一、离异家庭的学生性格多比较孤僻,我们要用爱心去浇灌

这么多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长期的工作中,我接触到许多家庭离异的学生,他们大多是不愿与别人说话,喜欢一人独处。时间久了,学生们也就渐渐地和他们疏远了关系。这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学习兴致不高,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他们思想上较为偏激,学习又不好,久而久之,就与班集体产生了距离。

我总结出: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感觉自己是被父母遗弃、抛弃的,人格形成过程中,产生自卑、怨恨、缺乏信心,进而悲观失望、悲观厌世、情绪低落、敌视社会,稍有不如意就心恢意冷,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等人格特点。为了做好他的心理辅导,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树立他们的信心

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那些需要特殊关心和爱护的学生,更要做到付出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的行为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只要我一有时间,我就会和他们一起游戏,在游戏中接近我和他的距离,让他感觉到老师是一个可以信任可以交流的朋友,同时也拉近了他和其他同学的距离。在课堂上总是给他发言表现的机会,哪怕答对一个小小的问题,取得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会及时的表扬。同时抓住他写作的特长,并且大做文章,使他在学习方面越来越充满自信。在活动中孩子的表现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教育他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建立平等尊重关系,打开他们的心结

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比正常家庭的孩子要敏感,害怕别的同学谈及父母的话题,对于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和在同学中的印象也是非常的在意。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教育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不歧视和嘲笑,自已对学生的关爱也要给得自然,不能让他觉得老师是在可怜他、同情他,消除他的心理障碍。我每天留心观察他的喜、怒、哀、乐,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和他谈心,和他一起分享他和学生之间和家长之间的故事。

我深深地思考,离异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值得我们教师高度重视,因为这一部分群体,性格孤僻、冷漠,叛逆心理强,如果不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教育,一定会给这个社会带来不安全隐患。教师要用自已的爱心、耐心、信心、恒心去关怀他们,理解他们,与家庭、社会一起携手教育,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从而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丁”字家庭的学生多缺乏独立性,对他们应多一些耐心教育

(一)要为独生子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要严爱结合

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不过分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任何条件,一切事情都为孩子想到、做好。家长要树立良好的教育观,教育孩子时不能过分宠爱,也不能过于严厉,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家长对子女的要求不能一味满足;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能放纵,要使孩子逐步树立起是非观念,养成知错必改的好习惯;要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二)要培养独生子女的良好心态,锻炼独生子女的意志

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家长要舍得让独生子女吃苦,不要什么事都为他们想到做好。要让独生子女在实际生活中吃一点“苦”,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克服他们娇气的毛病。为了克服独生子女的弱点,应对独生子女进行适度的逆境教育,进行居安思危、忧患意识、经受挫折的锻炼,使孩子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要引导子女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克服挫折,才会成长、成功。此外,还要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能力和加强对独生子女的社会化教育等。

(三)顺及孩子的心理发展,为孩子选择自己的兴趣

父母的期望不一定是孩子想要努力的方向。随着孩童自我世界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孩子往往会主动寻找自己的兴趣、意愿。對此父母应该审时度势,尊重孩子,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条件,帮助其成才。对于他喜欢的要给予支持,而不是父母只知一味以自己喜好来强迫压制孩子,这样可能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还会影响父母和孩子间的关系。其实,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各方面的表现及特点,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引导教育。如此,孩子的潜能才有可能得以挖掘,父母美好的希望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经过这次事件,我认为对待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应该用平常的态度对待,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欲速则不达,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应耐心辅导,对症下药。给予他们宽松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又有严格管理与要求。使热情关怀与严格要求和谐结合,切不可姑息迁就。

多年的教育工作,我深切地感到:学校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学校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当学生需要身心关注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是开展学校心理教育不可缺少的正确的方法和手段。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心理健康家庭
家庭“煮”夫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