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

2017-10-21黄燕丰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四边形数学课程算式

黄燕丰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就必须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疑点和错点。一切以生为本,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更多的光彩。

创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学”出发,关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应当从学生的真实状态去出发。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思考,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现状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学习的内容,和学生一起去研究探索新知识,精心地去了解并引导他们,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能够获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有助于帮助学生寻找攻克难关的对策,从而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使师与生思维同步,教与学融为一体。在探究《一亿有多大》时,由于一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和老师一样抽象地去衡量,没办法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基于学生的现状,我从最简单的10、100、1000开始算起,让孩子先量出100张纸的厚度,进而慢慢推算出1000张、10000张到1亿张纸的厚度,以此让孩子感受到1亿到底有多大。除此以外,也有部分孩子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进行推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也有人调查自己家小区的户数,再推算出1亿户有多少个这样的小区。总之,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教师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判定学生的思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加高效。

创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数学思考作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四大目标之一,它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核心;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是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并维持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力措施;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课本有这么两组算式:①6×2=12 6×20=120 6×200=1200 ②20×4=80 10×4=40 5×4=20,一般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会把这两组算式的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再进行大量的练习训练,这样出来的效果是非常低效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出示这两组算式,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和思考两组算式的变化,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汇报与交流,对于有不同见解或疑问的在小组或全班中提出,讓同学一起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既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有小组、全班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国际数学大师、教育家陈省身也说过:数学是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创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应该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平行四边行和梯形的认识》时,我让孩子们在练习本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四边形,不管是大的小的、高的矮的、肥的瘦的,只要是四边形,不管孩子画得好看还是难看,我都及时表扬了孩子的四边形很特别和不同。接着,我再把这些四边形放在一起,让他们在小组里面讨论交流,用自己的方法给四边形分分类。教师在巡视的过程当中,不管孩子怎么分,只要他们参与了活动,并且能有理有据地进行分类,我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这样的课堂学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尊重差异、利用差异,使这些思维差异资源化,进而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何乐而不为呢?罗曼.罗兰说过:“每个人都有他自己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要让我们的生本课堂出现更多的亮点和创新点,就要给每个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出更多的光彩。

创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恰当呈现并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先播放校园里一些有关于角的照片,让学生从照片中找出角并指出来。教师特别让一些平时没怎么得到表现的同学回答,当第一位同学找出三角板上有角、桌子上有角。我及时用“你真善于观察,请全班同学给他热烈的掌声”来表扬这位同学。当有些同学说得不严谨、欠缺完整的时候,对能够补充回答的同学我及时用“你是一个会聆听的好孩子,把这个回答变得更完美了”进行表扬;当学生通过本节课说说自己的收获时,我会用“能从本节课得到收获、启发,你真了不起”来进行表扬鼓励。除此以外,我都会针对学生课堂上不同的表现及时表扬和鼓励,尽量让每一句评价真诚、有针对性,让每一句评价都能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总之,适当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创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的位置来考虑教学,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变得更加精彩而具有生命力,孩子也能从这样的课堂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四边形数学课程算式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四边形逆袭记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趣谈四边形
想一想,填一填,分一分,摆一摆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