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之我见

2017-10-21罗燕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动脑动手数学知识

罗燕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逐步形成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获得成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身上责任重大,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习惯,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整个数学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本人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上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善于提出引发学生动脑的问题,其次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多角度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生成与发展。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与,与人合作。启做议练。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组织讨论,发表意见,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点化自学。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学,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加以迁移运用,深化提高。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因此导致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新知构建与解决问题中表现为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教师要给学生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大胆陈述自己的想法。

三、培养學生积极反思、敢于质疑的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不紧张,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彻底丢弃“师道尊严”“教师权威”的观念和思想,而是真正从观念上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做学生的朋友。在课堂教学中起组织、引导、控制及解答等作用,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课堂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保护学生中勇于争辩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发言,敢于提问,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或提出一些新颖的设疑题,制造认知冲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中产生疑团、形成悬念,置其于积极探索的疑境之中。

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体验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看到过的知识可能会忘,只有动手体验过的知识学生才会铭记在心。“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活动历来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好帮手,孩子们是鲜活的,他们的想象力是灵动的。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中恍然大悟,在动中产生联想,在动中强化新知。

五、培养学生准确表达、善于归纳的习惯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要求他们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要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并能随时纠正别人不正确不严密的数学语言。

学生学了某一类习题的解答方法,学完一个课时的内容,学完一个单元乃至全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总结一类习题的解题规律及方法,总结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小学毕业阶段还要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块”和知识的“线”进行概括、总结等。这种习惯一经养成,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从整体上去掌握知识要领,形成数学能力。

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知识的积累就是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的,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言,主要体现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课前预习可减轻学生课堂学习的负担,课后及时复习能够起到总结和巩固知识的作用!所以课前及时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必备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预习、复习、多思的习惯,预习复习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有效果,必须天天布置预、复习作业,还要指点方法,经常检查完成的情况。对中、高年级,还要培养学生课后看学习小报、参考书、习题书、有好的内容随时做些摘录,常整理知识,动手做学具等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逐步养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发学生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做到动力系统与情感系统,智慧系统与行为系统相整合,从而提高学生修养,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终大的意义。

我相信,只要教师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引导和训练,学生会逐渐把握合理的学习过程,他们也会逐渐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勤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主动地学、积极的学、紧张地学、高效地学。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学习的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的质量,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既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乘着良好习惯这艘帆船,乘风波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猜你喜欢

动脑动手数学知识
看谁填的快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动脑填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