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7-10-21周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课外阅读习惯

周华

书是人类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位好朋友;读书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好的读书名言,促进学习的进步,知识的掌握,避免走弯路,利于成功。读书人人都会,可并不是人人都会读书。因此,如何读书,如何读好书,如何读出书中内涵才是读书关键。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自己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小学阶段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1.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

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 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在初步阅读时,教师应该让学自由选择书籍,不局限孩子的阅读范围,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教师让孩子阅读前不应该设定好目标,一旦初步阅读时给孩子订上目标去学,会让孩子觉得读书只为考试,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压抑,读得没兴趣;限量读,不让他们一次性读够读烦,让孩子读上二三十分钟就停下来,从而激发他们下次再去读,下次认真读。

2.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儿童抓起而且持之以恒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长说的一句话,而且自认为很负责地为孩子报了绘画班、书法班、写作班、小主持人班......就因为儿童教育中许多家长太过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才追求课外班,才艺班。因此,社会也呼应家长的这种需求,各种培训班办的火热。因此,大部分家长为了当前的短期利益而忽略了儿童的早期阅读培养,当时也许看不出什么差异。比如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到初中,有些课外阅读少的同学考试成绩好,就认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一般不会引起家长注意。还有许多家长都认为很小的孩子话都不会说,说句话都听不懂,谈什么阅读。也有些家长看着人家孩子读书那么好,兴起就和孩子看几页,累了、乏了就直接说:自己读吧,要不就明天再读,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最终书没有读好,也给孩子养成了拖拉的换习惯。其实这种观点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而且是大错特错。不重视儿童阅读且不能持之以恒是早期教育最糟糕的行为。雨果曾说过: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早期阅读其实是在为孩子储备知识食量,这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激发学习上的爆发力。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来说,从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是真正赢在起跑线上的人。

3.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朗读打基础,默读提速度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的自制力比较差,对事物的专注度比较低,因此在阅读文章时容易走神,尤其是长篇文章,二十分钟,十分钟,有些五分钟都坚持不了。所以在早期阅读时应尽量让孩子进行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可以使学生在朗读的同时领悟到语言之美。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讲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那就是——给学生读书并指导学生朗读。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学生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出声的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有抑扬顿挫。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机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这方面的益处,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切身的体会。一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二是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加深对读物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三是声情并茂,培养语感和情感。朗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读物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识字量增加,阅读文章的长度也随之增加,为了更好地阅读,朗读法进行课外阅读已经不适用了,这时需要采用默读方法进行。默读不影响别人,不受环境限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其次,默读的速度比朗读快得多,可以大量阅读,可以博览群书;第三,默读时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当孩子在能熟练地拿过相应阶段的文章时能读通顺就可以专门训练默读习惯,这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和阅读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还需要家长老师们的积极配合,合理引导孩子进行默读的训练,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良好的阅读喜感需要拿起手中的笔进行圈画读与笔记读

开始孩子们写字少而且慢,所以主要以单纯性的圈画读为主。读书时在书中圈画、评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它不仅能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能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探索精神,嚴谨朴实的治学作风,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治学态度和人格完善。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动笔”的方法习惯因人而异,教师应该就如何记笔记用笔记对小学生进行定期个别指导。

如王夫之所言: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好孩子们进行长期而大量的阅读,帮助他们爱上读书,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与力量。让孩子在未来的世界里能有自己的天空,有自己的海洋,有自己的陆地。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课外阅读习惯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习惯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好习惯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