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2017-10-21吴业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课文情境

吴业珍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环境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1.教材与生活相联系

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人大会议、奥运项目、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生活、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此外,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有首诗写道: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小鸟,读着想象,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绿绿树间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2.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我在教学时常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3.创设有趣的生活情景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的课文内容仅仅从语言文字层面来体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如果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观看相关的影片等方法,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4.自主探究,体验生活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觸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大量地实施了模拟性实践活动,即通过模拟现实实践的主要要素,让学生了解现实实践内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从而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一方式可以克服学生发展水平不足及时空的限制,但为了全面推进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发展,必须不失时机地将学生从模拟性实践推向现实性实践。

在教学相关的文章时,我也喜欢学生自己按文本提供的方法,自主实践,获得生活的点滴体验,这样,对作者的体验学生就有一定的认同或异议。为学生建构起生活的经验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5.创设梦幻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然而幸福生活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想象,善于创造的人们。”在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对生活充满想象的。由于这类题材的文章大都是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给学生的理解增添了一定难度。语文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想象,鼓励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大胆地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通过绘画、叙述等形式记载下来,将文本中的抽象文字具体化。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生活的憧憬。

二、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生活中到处有语文,到处存在着语文思想,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能让学生亲近语文。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学校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本房产证并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评。

2.社会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3.家庭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联系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也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语文教学应该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语文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促进思维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语文问题,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充满生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不断发展语文素养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课文情境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