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微粒观建构的教学研究

2017-10-21吴长宝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微粒微观本质

吴长宝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化学属于九年级才开设的学科,由于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生初学时的感觉是内容丰富易学易懂,但是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出现后学生又会感到难度变大,不易理解,以至于到了溶液和酸碱盐的学习就更困难,缺乏从本质上理解物质的形成和转化的根源,导致他们理解、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降低。究其原因,学生们虽然记忆了“分子、原子、离子”等一些具体的化学“微观”概念,但缺乏从微观角度科学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来学习化学,没有形成化学微粒观念意识。

二、初中阶段对微粒观的认识

初中化学教学中物质微粒观的基本要点有: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原子是最为基本的粒子,原子既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还可以形成分子、离子,由分子、离子构成物质;微观粒子是体积和质量很小、相互之间有间隔、存在相互作用的不断运动的微小的粒子;物质所发生变化的本质是组成物质的原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微观粒子的间隔或排列方式等的变化,化学变化是微观粒子结合形式及结合后物质微观结构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原子不变;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结构的层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大千世界物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三、初中阶段学生构建微粒观的因素和策略

1.教师要具有“微粒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重视基本化学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核心的化学观念不但有重要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2.教师要重视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微粒观意识建构

(1)重视核心概念对基本观念形成的重要作用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是化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这些粒子的结合、重组,是构成物质及其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教学时一定要重视核心概念的选择和深层次的理解,使其真正成为连接基本观念和具体事实的中介和桥梁。

在初中化学“初步认识分子”的一节教学就是构建中学生微粒观的典型课例,通过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分子核心概念和分子的性质,不断提高头脑中微粒意识的系统性和概括性水平,逐步形成对微粒观总体上的认识。

根据学生情况和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形成了“初步认识分子”这节

课的知识层级图(如图二)

重视“初步认识分子”的教学在于它在构建中学生的微粒观的意义远大。首先,学生能更好的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有层次的,微粒的构成意识是微粒观的基础。其次,感知微粒之间有间隙的意识。

(2)建立初中化学重要概念关联树图,从微观本质去理解和掌握

初中化学核心概念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找准这些关联的同时,一定要从这些重要概念的微观本质去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都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是一个链条一样,那一个接不上都不完整,具体分析如图四:

3.从教材角度出发,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微粒观”意识

“微粒观”的形成,既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也不可能通过大量记忆化学知识自发形成。它需要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核心概念,在对知识的理解、应用中不断概括提炼而成,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时时的进行“微粒观”渗透和建构。

4.精选典型“范例”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

在“初步认识分子”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电解水和水蒸发两个典型的变化模拟绘画(图五),分析、对比,可以加深对物质反应的宏观现象和本质的了解。

(1)从教材中的实验情境出发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将粒子的微观行为通过实验现象宏观的体现出来,使学生深层次理解。

在“初步认识分子”教学中,首先设置一个实验激发学生思考,将一药匙的糖放入一杯水中很快就消失了,糖哪去了?为什么看不见了?为什么整杯水一样甜?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紧接着几个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宏观反应的现象去感知现象背后的本质——微粒运动和变化。

基本观念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寄希望于一两次活动或讲授就能够形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深化提升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应从整体出发,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合理组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地学习,不但丰富和深化对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的认识。

(2)通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对微观本质的理解

化学微观认识属于科学理论知识,人们对微观世界所形成的认识不是真实的“拷贝”或“发现”,而是负载了人的想象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建构的说明物质微观世界的可能性认识。因此,在化学微观认识学习中发展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显性话语主要表现在对于观察和微观认识推论的区别以及对于微观认识产生方式的强调。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微粒观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里,只是从观念建构、教材的编排特点及教学策略上进行了一些探讨,但研究仍有一定的不足,首先是教学策略上需进一步地完善,有较强的操作性;其次是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缺乏相应的指标。只要我们不断探索、反思、积累,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教学策略上将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微粒微观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宏观把控”和“微观处理”——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为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
微观看世界
组成与构成 含义各不同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