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解决课堂中的“没问题”

2017-10-21刘宝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探究课堂孩子

刘宝英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在授课要结束时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如果总是“没问题”,恐怕就真的“有問题”了。对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认识,都永远不可能所有的人始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上,必然有高有低,有学得轻松的,也有学得困难的。也就是说,应该“有问题”。回头望望孩子们,我又多了一份思考: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的意义到底在哪儿?什么样的课堂能促进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一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怎样的“烙印”?

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课上的这种“顺利”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改变观念,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修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问题意识。因此,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是数学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也是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钻研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有疑可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依靠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制造学生的认知突破,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确实感到有问题要问。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设计了故事情境导入:有一天,晓刚的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晓刚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说:“爸爸,小明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8岁了,才过了两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不是每年都有你的生日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问题情境的设置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晓刚8年才有两个生日?晓刚是哪天出生的?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疑问伴随着猜想,使他们产生了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

(2)为学生创造机会,使学生去思、去想、去问

把学习的触角伸向课外,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试想,如果孩子们能带着这些极富挑战的新问题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走进互联网,走进博物馆,走进生活,那么,学习的空间就变成了孩子们全部的生活世界,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给课堂留颗悬念的种子。因为下课不是学习的终止,而是探究的开始。一方面,我们可以鼓励比较胆小的孩子努力尝试着提问,从浅层次的问题逐渐加深,慢慢地学会提问;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原本就善于提问的孩子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带领孩子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教给孩子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为了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更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产生不断的疑问,才会有探究的源动力,才能开展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教师不仅要在每节课堂上创造质疑机会,还要使学生真正开动脑筋想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不懂的问题。把这一时间真正利用起来,而不是走走过场而已。为了使学生会提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训练,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题。比如,二年级教材学习了“角的认识”,对于什么叫角,角各部分名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些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答道“没问题”。真的没问题了吗?“那我来问个问题”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角的大小为什么与边的长短无关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角的边是射线,射线是没有长短的,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决定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教师从学生的角度示范提问题,久而久之,也就让学生有了提问题的意识,在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善待”学生的提问和回答

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首先对孩子敢于提问题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本身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或请其他学生解答。对于颇有新意的问题或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表扬他勇于提出问题,还要表扬他善于提出问题,更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引导大家学会如何去深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提问题中感受到更大的收获,才会对提问题有安全感,才会越来越爱提问题,越来越会提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要慎用诸如“很好”“非常好”“不是,不对”等习惯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于强化对与错,天长日久,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师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多使用一些中性的、接纳性的或者探究性的评价。比如,“噢,这是一种有道理的思路,还有其他思路吗?”“这个想法不错,我们还能补充点什么?”“很好的主意,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一定要仔细呵护孩子宝贵的创新火花,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念头,简单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改动,简单的一次评价,都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去创新。也许在我们看来有些想法幼稚得可笑,天真得要命,平淡无奇,天经地义,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次创新的思考。很多时候,孩子们的想法、做法可能还不够科学,不够合理,更说不上完整,但是我们应该给孩子足够的机会,因为他们的大胆创新总会创造奇迹。

总之,在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孩子
欢乐的课堂
设问引导探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写字大课堂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