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2017-10-21王春光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班集体班主任

王春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任。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

当今,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都要日益增强的创新人才。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才”两方面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经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学历等,而在于是否具备有自信心、进取心、意志力等健康心理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在小学生中,影响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是父母的溺爱,老师的谴责,学习的焦虑等。所以,医心、育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班主任、家长共同的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一、创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接触时间最多的应该是班集体。只要班级人际关系融洽,就易形成民主、和谐、上进的情感气氛,就有利于学生间、师生间的思想、情绪、情趣、情操等相互感应,并有益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那么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就会日益完善。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

1.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否关心和热爱学生,主要受其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支配,富于理性特征。而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的,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所以,在平日学习生活中,师生之间就要多接触,常沟通。作为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及家庭,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会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反之,“说话人短,记话人长”。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不太注意自己的语言,伤害了学生,使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对立情绪,给自己的管理带来了困难。最近,我在网上看见有些学生指名道姓地骂一些老师。有的是学生产生误区,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故意漫骂老师;但有的却是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不太讲口德,语言上伤害了学生,学生敢怒不敢言,就在网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更有甚者,家长到校,纠缠不休,弄得老师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够人,特别尴尬。所以,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一些老师也要好好反思。

2.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心理距离近的同学,心情舒畅,无所不谈。有时一名同学与班内多数同学有矛盾,他的情绪自然低落,整天都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之中。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沟通,难以形成心灵的默契。对此,我引导学生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其次对待同学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同学,增强自身的责任感,面对自身问题要勇于担当。

3.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父母,更是孩子的导师。家长对孩子的爱,那是真诚的,无私的,毫无保留的。爱与宽容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当然,爱绝不是溺爱,宽容绝不是姑息、迁就,更不是听其自然。它需要父母用诚心和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对于屡犯错误的孩子,要允许学生有一个认识和改正的过程。例如,学校开展跳绳、长跑等活动时,不让孩子参加,怕累;三年级孩子上学,父母帮拿书包,一直送进教室;放学后帮孩子值日等等;一部分家长每天只考虑孩子有没有零花钱;家长这样做法,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何时能健全?又怎能健康成长呢?

二、讓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锤炼意志

学生在活动中的意志力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并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的。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因此,为培养班集体坚强的意志品质,就必须把他们放在活动中去锻炼。困难和挫折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和老师首先帮助学生客观分析问题,面对现实,坚定信心,然后采取对策,解决问题,最终找到孩子抗挫折的秘方和解决困难的方法。

三、正确对待学生的情感障碍,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

一是观察法。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考察,即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掌握学生的情况。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就能及时给学生进行疏导。

二是谈话法。通过亲自与学生交谈,获得学生信息,可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个性。根据需要,可找个别学生,也可找几名学生交谈,还可对全班进行专题谈话。无论哪一种形式,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谈话的态度,还可以使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当学生违纪时,拍拍肩,摸摸头等,都会感化学生。

三是上好班会课。实践证明,针对班集体近期出现的一些现象,利用班会课来交心、医心、育心的效果非常显著。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在班集体中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表现,调整自己的心态,使每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总之,仁者,爱人;宽者,容人;真者,感人;平者,得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师德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每位家长、每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可忽视的一项长期的耐心的重要的育人工作。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班集体班主任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我的班主任①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人心齐,泰山移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