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混龄教育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2017-10-21曾龙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混龄儿童幼儿园

曾龙霞

在当今的社会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条件也越来越优越,然而,我们却发现,有很多孩子在享受这些关爱时,他们越来越任性自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贴尊重长辈,同伴之间不会谦让,不能友好相处,不知道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缺乏自信心,独立性自主性差。幼儿园开展混龄教育是针对现代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幼儿无兄弟姐妹的现状,思考试图通过混合的组织方式,为幼儿提供一个近似家庭组织方式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开辟的研究和尝试。

一、幼儿园混龄教育的相关背景

玛利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 她于1907年1月7日,在罗马圣洛伦佐区成立了第一所举世闻名的“儿童之家”,蒙台梭利的教室,确实是个儿童的世界,特别是混龄班的编制方式,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自然的、宽松的、正常的、活泼的、真实的社会小群体,把孩子从传统的僵化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在蒙氏混龄班里,年长的孩子和年幼孩子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和谐关系,是很难在成人与孩子之间发现的,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精神上的“渗透作用”,年长孩子的心智比成人更接近年幼孩子的心智,大小孩子之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赞赏、互相合作、共同进步,表现出真正的手足之情,混龄班的形式为孩子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同在一起,相较于同一年龄层次的幼儿,明显地增加了教育团体的复杂性与层次性,这种年龄结构的复杂化,带来了每一个幼儿在教育团体中的角色、位置、心理体验、沟通方式的复杂化,它对幼儿带来的冲击远大于大人的预想。

第二,班级团体具有运动性。参与混龄教育的幼儿从进入幼儿园到从幼儿园毕业,它所处的团体是个变化运动的团体,即每年都有大龄幼儿毕业离开而又有新的幼儿加入进来。幼儿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在它所处的教育团体中扮演的角色也发生变化,从开始最小的小弟弟、小妹妹,到小哥哥小姐姐,到大哥哥大姐姐,这种身份的变化促使其不断要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这种动态的过程,与成年人在现实社会面对的情况是相似的,即随着参与社会关系的深入,要不断接受新的身份,扮演新的角色。这是混龄教育在纵向方面的效果:即人为地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增添新的角色与身份。而我们综合这两方面的效果,便会发现,混龄教育相对于同年龄阶段而言,实质是为幼儿制造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的,与现实社会相似但又与幼儿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小型“社会环境”。

二、混龄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具体实施效果

(一)混龄教育有利于幼儿亲社会力的发展:孩子学会了合作、分享、同情、助人和宽容

混龄的教育模式就是提供了一种让孩子能和不同的孩子交往环境。在平时的生活中,因为幼小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老师经常会比较关注他们的生活,并教育大孩子要照顾他们,面对比自己小的孩子,大孩子则更愿意和他们分享他的玩具、食物。更愿意在有冲突的时候谦让他们。在日常生活环节中,异龄之间的互动显得格外明显,通过“大带小”的生活照料,对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和社会性发展的补偿极其有利。

(二)混龄有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孩子能理解别人、控制自己

第一,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着手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第二,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混龄有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发展:适合的环境令孩子信心大增

我们混龄班在教具的设置中:注意面向全体,并能依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在每个操作中,都从易到难的分几种不同程度、为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准备不同材料,对其提出不同的要求,幼儿在这里可以得到更多的自主权,能得到自我选择和决策的权利,高水平的小班年龄组的孩子可以操作中班年龄组的材料,低水平的大班孩子可以操作中班年龄组的材料。通过让他们做适合于他们自己水平的活动。他们可以体验到坚持克服困难实现目的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产生积极愉快情感体验,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他们自信心就得到了增强。

三、在我国实践混龄教育存在的困难

(一)观念上的障碍与理论上的不足

1.幼儿家长的观念

首先家长并不熟悉混龄教育的目标和组织形式,很那积极配合。在幼儿园实施混龄教育的障碍首先主要来自家长的错误认识。

2.理论方上的不足

混龄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收到重视,很多研究者认为混龄教育与同龄教育相比,更有利于儿童社会性、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对此我国学前教育界专家对混龄教育理论与实践也已有一定研究,对于国外如德国普遍实行的混龄教育以及蒙氏混龄教育等正在运行的的这种教育模式进行了考察,然而,至今未见系统化的考察报告或分析,考察本身也大多是走马观花式的,无法为我国幼儿园开展混龄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二)评价标准与经费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幼儿园经费大多运用在幼儿园硬件的购置上,以硬件的充分与否来展示幼儿园的实力所在,甚至于家长也只是关注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问题,幼儿园硬件设施花费较大,而这些设施用到的機会并不多,这些资金高出了教师的资金,导致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少。教师也无法进行教学的创新。

(三)师资问题

作为一名混龄班的教师,不能象以往那样地带领儿童,她必须学会与儿童交往,善于观察儿童,能根据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进行个别指导,同时又能针对全体的共同特点进行教育;她还要能够运用各种方法使班级儿童异龄互动,共同促进,使每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普通幼儿园也有很多幼儿教师岗位,幼儿教师也很缺乏,要想有更多更好的混龄教育的幼儿老师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混龄教育模式是有着它独特的优势的,而且,在操作上也是可行的。至于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和挖掘其优势,掌握更适宜其运作的程序,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走出一条能适合幼儿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混龄儿童幼儿园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开展
爱“上”幼儿园
浅谈混龄教育
留守儿童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六一儿童
如何利用“混龄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