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7-10-21王云芳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动脑全班探究

王云芳

近几年来,现代化的人才观深入人心,素质教育的要求日益迫切,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培养具有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赞扬过“小孩教小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学习:当今也出现了许多与此有关的教学模式,但是具体做起来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遇到许多困难。至今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还比比皆是,笔者是一个普通的初中教师,近来正在实践和探索怎样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成长。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抛砖引玉。

转变自己的认识。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还不敢放手让学生学,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这个大舞台的主角。或者在课堂上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者双边活动热烈一些,但掩盖不了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的实质,未能培养出独立探究精神的学生。

对此,教师要多给学生自觉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制定每一课的学习目标,教师把舞台让给学生。

教会学生自己制定每一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己进行课堂总结。学每一节内容前,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说说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这节内容,学完后,说说自己的收获有哪些。一开始学生可能感到比较困难,慢慢地就会找到些规律,面且自己在实践中得到的方法永远也忘不了。养成习惯后,进行课外阅读、学习也能给自己制定个目标,有目的、有取舍的读,有针对性的总结。

教会学生从教材中提取信息,教会学生自己找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概括出自己知道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教给学生规律,然后让学生大胆实践。如找出段落中心句来把握理解文章:不但要“解其言”,还要“知其意,明其理”

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过来想一想,这一节说明了什么?读过几节再连起来想一想,回想中多设问,超前预想下一节内容等等。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自己完成每一道例题,每个定理、每个公式。在课堂上要创造条件,形成主动思考的氛围,让学生在思维运动中训练思维,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孙维刚老师认为:“教师讲,学生听,间或有些提问,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那块土地采掘,而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聪明才智的相互传染,这不是教师一个人那块瘠薄的土地所能比的。”

让学生当教师(1)在课堂上规定一段阅读的时间,然后让几个同学根据自己的概括,像教师一样提问其它同学,并根据其他同学回答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与其它同学交流。(2)人人当教师。为鼓励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思考,有时也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如在学习一些自读篇目时,我让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给大家讲一个问题,不许重复。不用老师动嘴,学生就学得很好了。(3)小组比赛。我把全班分为四组,每一组研究一个问题,负责教会全班同学。其他三组就某段提出问题,研究此段的小组负责解答;同学们没有问题时,该组再向同学们发问;并根据回答,向其它三组的同学布置作业。

让学生互相评价每个人的回答。让学生自己检测、互相检测。

不可忽视的关键:创设思考的气氛,养成探究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完全不要识记和背诵固然是不行的,但这种脑力活动应当占第二位,学生的主要的努力应当用到思考上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要调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从提高思维能力来说,多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可以让孩子的大脑聪明起来,使不聪明的孩子聪明起来,使聪明的孩子更聪明,这是孙维刚教师的名言和定理。

让学生思想上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动脑思考比吃现成饭要难得多,人都有一种避难就易的惰性。很多同学被动接受的多了,难以启动主动思考的习惯。教师应在思想上使其猛醒,指出积极主动地思考是真正掌握知识的捷径,也是人生发展的需要。“正像肌肉离开的锻练就会萎缩一样,智慧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沿着积极思考的路去学,才会越学越乐越无穷。死板机械地学,被动地接受,永远不会点燃智慧的火把。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思考的时间,每个问题都自己探究。教师不要急于说出问题的答案,学生探索的过程比问题答案更重要。教师可以对学生启发,但不要提示。正如孙维刚教师所说,一个提示是在学生跳高时把他托横杆,面我们应该增强其弹跳力。因此,不要时可让学生把解析的思路的写下来。虽然慢了点,但对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很有帮助。

不要把难的问题变成简单的。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的过程,就是充分理解材料的过程。学生读起来吃力不要紧,要的就是学生似懂非懂的效果。有的教师唯恐学生不会,把一些难的问题尽量弄得学生一听就懂。学生当时会了,却失去了锻练大腦的机会。上海的钱伟长教授就认为:“把学生教懂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我们培养创新之才是不利的,我们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培养一种寻根究底的精神,不放过一处疑问。小至字词含义大至篇章有理解,世上没有“没有为什么”的东西,让所有的疑问去寻找一个解释,这样在阅读中得的格处多。养成了习惯,学生的智力素质就上了台阶。

让学生寻找资料,多了解与材料有关的背景。

我深信,只有积极的思考,才能给学习注入活力,才能给学生带来乐趣,无论什么都弥补不了思考的领域里荒废的东西,人首先应该在思考的领域成为劳动者。

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始可能不习惯自己去探究,或者无所适从,或者班内乱糟糟的,教师不可一下子什么也推给学生,从一个知识点,某些学生入手,让全班学生逐步适应并喜欢离开教师,自己学习。

控制课堂节奏。在某一时间内,全班针对某一部分内容来探讨,而不要太散漫,把不同的问题杂乱无章地搅在一起。

对学生多鼓励。告诉学生“敢于这样想就很了不起,人类就是从不断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进步起来的。”

创造条件,让学生向教师,向课本挑战。在辨论中,明白正误,发展智力素质。

适当地开展竞赛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动脑的积极性。时刻注意全班同学是否都在动脑,在学生发言时,对说话罗嗦者要有时间上的控制,以免耽误时间。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当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是,我相信,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不但能更好地学好数学,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应该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寻求更完善的实施方法,使我们的教学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猜你喜欢

动脑全班探究
原因
设问引导探究
看谁填的快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
动脑填数等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