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礼仪之花绽放在幼儿心中

2017-10-21马晓楠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貌礼仪

马晓楠

著名教育家陈鹤勤说过:“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所以幼稚时期也是人生健全发展的时期”。3至6岁的幼儿,模仿性强,易受外界的影响,是学习各种礼仪行为的有效时期。利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礼仪教育内容,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抓住孩子的黄金教育期,让孩子得到文明礼仪教育的熏陶,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孩子心中绽放呢?

一、在一日生活中加强行为训练

结合一日教学设计可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定期向幼儿开展礼仪教育,所安排礼仪教育内容应以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为中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内容、目标应由低到高、由浅至深、由近到远。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及生活习惯,我们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活动内容。如儿歌、故事、情景表演等,让孩子在自己喜闻乐见的环境里得到礼仪教育。寓文明礼仪教育于游戏中,如通过《熊猫的客人》《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让幼儿感受到了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对不起,没关系!》等歌曲表演使幼儿懂得与同伴、长辈相处交往的一般礼仪;通过《小熊过桥》《好娃娃》等故事使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与同伴分享快乐等。通过观看情景表演《学做小客人》,让幼儿知道到别人家作客时应轻声敲门,礼物要双手送递,在别人家里不能吵闹发脾气,不能随意乱翻别人家里的物品等。朗朗上口的童谣、歌曲、故事等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成为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寻找教育契机随机进行教育

教育就是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正确的引导。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善于观察,把品德教育渗透在每个活动环节里,同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以幼儿的一日生活为主线,其中包括:入园、排队、盥洗、就餐、倾听、阅读及睡眠和起床、户外活动和离园,以及家庭的出入、开关门、敲门、就餐等;我们可以随机抓住并细化教育在幼儿每一天的生活中。如早晨的接园,老师们都会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一声声亲切的“Good morning!”的问候;放园时,一个个彬彬有礼的:“下午好!”“再见!”的礼貌动作,这些周而复始,不断地影响着孩子,也感染了家长。现在每天每位宝宝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问好,道别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三、通过各种游戏丰富礼仪认知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孩子们不但巩固了礼貌用语还理解了这些用语的含义,而区域活动正是为幼儿提供了广阔自由的交往空间。幼儿可自愿参加,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幼儿之间有着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乐趣,容易交流、沟通。如通过扮演“娃娃家”“理发店”“医院”的各种角色,培养幼儿帮助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情景演练让幼儿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复习、运用和内化所学的礼仪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通过游戏“打电话”,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接、打电话才是懂礼仪的,并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进一步巩固“铃声不过三,礼貌问候,对方挂了电话才能挂电话”等接打电话的礼仪。这样的礼仪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容易获得幼儿的情感共鸣,促进幼儿良好礼仪行为的达成,促进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四、家园同步教育

陈鹤琴先生说过:“孩子可以说是父母的镜子”。幼儿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就是家长。试想:家长如果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一方面,请家长要积极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引导幼儿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尊重他人;另一方面,家长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友爱、文明和谐的家庭气氛,潜移默化地熏陶孩子的心灵,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榜样作用,使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五、积极评价,促进内化

积极的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礼仪行为发生的频率,教师的鼓励、表扬,使幼儿获得愉悦的体验,促进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我们可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采用讨论纠错的方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问题情景,让幼儿讨论“哪个对”“哪个错”“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讨论,争辩,建立新认知,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 一开始,采用老师评,渐渐地让小朋友学着评,既评个人,又评小组。小朋友之间互相观察、发现问题、互相幫助,逐渐提高幼儿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我们运用“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开设礼仪特色板块,结合阶段礼仪重点,定期更换特色板块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总之,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必行的。由于孩子年龄小,我们要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和感染幼儿,为孩子做好榜样。因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长期、反复不断坚持的过程。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貌礼仪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筷子礼仪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礼仪篇(下)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