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先学后导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2017-10-21王彩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先学新课改教学模式

王彩云

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学校的教育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自课改措施实施以来,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令我感触颇多。

一、新课改的教育教学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贯彻新课改的精神,经过实践与探索,我校提出了“先学后导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先学后导”。“先学”指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学案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对课程内容做出结构性分析和问题预设,围绕文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导”是指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追问、点拨、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揭示分类学习目标;其次,指导学生通过开放式学习,独立发现疑难和提出问题;再次,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研讨汇报,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向反馈交流的信息,产生教学共振,解决疑难问题;最后,进行分类学习目标后的成功展示,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2.以教師为主导

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但教师在课堂中仍然起着主导的作用。我校设计的导学案结构相同,各位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统一,课堂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也相似,可以看出是集体备课的结果。教师们把握着课堂进度,掌握着课堂节奏,引导着学生由上一环节转向下一环节的学习,补充着各小组的不足之处,评价着各个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展现无遗。

二、自我教学模式的缺陷

1.对小组教学贯彻力度不彻底

虽然明白分小组便于管理,便于分派学习任务,便于小组成员间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激发各小组间的学习竞争。但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座次排列的影响,虽然把桌椅围起来,摆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只有在展示课时进行了小组教学,在上其他课时,比如练习课、朗读指导课,没有把小组教学贯彻到底。

2.对预习的重视度不够

在我还没有跨入教育行业之前,我认为预习对于小学生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去主动学习。进入学校之后,我也曾经让学生回家预习,且提出了要求:熟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语,知道课文的大致内容,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但第二天进行新课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预习,预习的同学也只是随便读了一遍课文,至于内容如何则根本说不出来。失望之余,我放弃了对预习的严格检查,而学生更不把预习当一回事。

3.对学生不够放手

认真回想一下,尤其在第一课时,其实我自己现在的教学方式与以前我的老师对我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花样翻新了,但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迫学生接受。总是担心学生这方面不懂,那方面也不会,从学生早晨进入校门,到下午放学回家,一刻不停地紧盯着。结果学生一离开老师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更不知道该学什么。太过管束或太过保护都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4.只注重教内容,不注重教方法

我每天想的是怎样才能把学习内容更好的教给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扎实一些,掌握得更牢固一些,怎样才能让学生学的更多一些。所以,我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用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上课下严格管理学生,仔细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我总是很忙碌,经常把业务、作业带回家,家人很不理解:不就是小学吗,有这么忙吗?虽然学生在慢慢进步,但是他们学会了老师教的,不教的却不会学。当然我在课堂中也涉及到教学方法,但并没有经常给学生强调。

三、今后对自身教学的改进

1.经过对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了小组在自主学习、探究交流、挑战别人、激励自我方面的好处,我要把分组的教学模式贯彻到底。也许一开始课堂秩序会混乱,但秩序可以一步步建立,一步步规范。当然,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其实通过认真学习,我发现新课改所采用得分组教学的模式,锻炼的也大多是各组的小组长。怎样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是我努力的方向。

2.把预习作为学生必须完成的一个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我初步决定一开始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方法和步骤:通读——解决生字词,掌握文章大概内容;精读——做出批注,理清文章脉络,尽量看透内容;细读——做好批注,感悟所得。课堂中及时检查学生各个步骤的预习,分组分个人做出评价,激发每个小组、每个人的竞争意识,逐步让每个学生都重视预习。等学生熟悉了预习方法和步骤之后,不再每次规定特定的预习任务,让各小组自行完成预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对学生大胆放手。笼中的鸟儿永远不会锻炼出坚强的翅膀,也不会有搏击风雨的自信。我不会再时时刻刻紧盯着学生,自己累,学生有心里负担,且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气。首先让学生熟知学校规定,班级纪律,学习方法,然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把机会和表现的空间留给学生,努力实现学生的心声:“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还给你一个惊喜”。

4.变“教学习内容为主”为“教学习方法为主”。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学习内容是一定的,是死的;学习方法无定的,是活的。知识浩如烟海,我们费尽心思的教,不是为了让学生只学我们所教的沧海一粟,那些教不到的广博的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方法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无价之宝。在课堂教学中,我会系统的给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每堂课、每一天都进行重复、强调,让方法深印于学生脑中,让学生利用方法自我学习,提前学习,学会学习。

这些,是我学习新课改的心得和下一步的打算。虽然新课改较之以往的教学模式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也让教师们教学模式变得统一,甚至可以说每个年级,每个班级,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都惊人的相似。但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绝对标准化的“零件”,而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古语云“因材施教”,我们也很早就提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所以,课堂教学改革之路,没有尽头,只有不断向前探求的目光,不断追求“更高”的进取之心,课堂是永远没有标准模式的。我们并不缺乏理念,缺少的是对实际教育教学生活的用心参与。

猜你喜欢

先学新课改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