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文本 聚焦“语用”高效课堂

2017-10-21邱玉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鸟儿文本

邱玉玲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以下简称“语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之处,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这种种的运用离不开必要的训练。语言训练中的“训”是教导,“训”是教师的事,“练”是习练,是学生的事。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是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技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以“练”为主,以“训”为辅,二者不可缺一。

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我认为可以抓住“教材”这一语言的范例,寻找语言训练的有机训练点,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创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聚焦“语用”,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挖掘文本内涵,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词、句、片段的有意训练,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1.创设“语用”训练的教学情境

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强化往往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很好地理解教材中描写的形象是让学生动情的关键。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好篇目,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会渐渐地涌起。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用图画、音乐、表演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让学生如临其境,整个心灵都感受到文字描绘的形象。如《观潮》一课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我们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亲眼目睹过这种罕见的壮观景象。在学习这一课“潮来时”一段,我让学生先观看录像,再闭上眼睛,听潮水奔腾、冲击的录音,想象潮来时的气势,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中的描写,最后,谈出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去熏陶,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2.抓住“空白点”开展“语用”训练

文本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甚至每一个句子中都有未写出的地方,一次文本就像一张布满空间的渔网。读者把文本作为自己的对象,在对象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经验和想象的东西注入到文本的描写之中去,使原本只是符合抽象物的文本变得具体化、清晰化和明确化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通过对这些空白点的挖掘,让学生自读自悟,想象思考,然后通过说话、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也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充满活力。我在教学《燕子专列》这篇课文时,充分抓住文本中的许多空白点,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说话能力,习作能力的培养。例如:文章的课题就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怎么还有燕子乘坐的“专列”呢?让学生想象燕子为什么会乘坐“专列”,燕子遇到了什么困难等问题,激起学生对学习文本的兴趣。最后文章中写到“列车载着燕子驶向远方……”,我就再次引导学生想象:这时燕子会对救护他的人们说写什么?他会怎样感谢大家?请你代燕子说几句感谢的话。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题,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这样,紧紧围绕语言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通过引领学生在文本中体会、感悟语言,历练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自己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亲历言语的实践,学会表达。

二、在“语用”训练中注意做到“三个融合”

1.“语用”训练与情感陶冶的融合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鸟儿站在树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为了让学生理解“天天”中隐含的内容,王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从这两个‘天天,你体会到什么?”学生回答:“体会鸟儿和树之间的友情。”王老师接着问:“什么样的友情?”学生回答:“鸟儿和树之间的很深厚的友情。”就在这一问一答间,王老师不仅巧妙地将学生带进了诗般的意境,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树和鸟之间的深厚友情,把“语用”训练与情感陶冶融合在一起。

2.“语用”训练与内容理解的融合

文中写道:鸟儿不顾一切地寻找树,好不容易飞到小女孩身边,问女孩火柴在哪儿;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对这段文字,王老师引导学生体会鸟儿的感情。学生回答:“痛苦不堪”“绝望”“心如刀绞”……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学生从中感受到文本所要表达的中心。

3.“语用”训练与思想梳理的融合

文中最后树成了火柴,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面对此景,鸟儿对灯火唱起了歌……这时课堂响起《永恒的爱》这首歌。王老师说:“这是一首什么歌?”在音樂的渲染下,学生心灵为之震撼,他们回答:“这是致爱的歌”“告别的歌”“永恒的歌”……学生的回答不仅是很好的“语用”训练,而且也让他们在钦佩鸟儿的执着及诚信的同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文章的思想也得到了梳理。可见,我们只有关注文本,挖掘语文教材的思想教育“亮点”,在教学中灵活、有效地渗透思想教育,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总之,语言文字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不是孤立分开,而是相互交叉渗透。无论是哪一种的方法,都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关注文本,聚焦“语用”,打造“语用型”课堂,让文本言语得以增值,让言语技能得到提升,以一法为主、多法为辅或多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最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切实提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样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追求!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鸟儿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鸟儿排排站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嘘——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