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路桥过渡段沉降病害及跳车处治的措施

2017-10-21贾东风贾东莉

卷宗 2017年3期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

贾东风 贾东莉

摘 要: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其施工质量的高低对路桥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公路运营过程中,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跳车事故,屡屡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路桥过渡段结构设计或施工不合理。为减少不均匀沉降,必须充分了解路基病害主要特征,找出路桥过渡段沉降病害及路车处治措施,提高车辆安全,保障公路的正常运营。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沉降病害;跳车处治

1 路基病害主要特征分析

1、路基整体滑移

路基整体侧向滑移可以说是路桥过渡段路基常见病害,这种病害产生主要是因为路基边坡设置不合理或者路基边坡受到外力影响严重破坏,在上端重负荷作用下产生不同规模的纵向裂缝或者是沿着破裂呈现整体下滑形式。桥梁过渡段的路基整体向桥台方向移动,台前土体处于无侧限受压状态中。如果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锥坡受到严重损害,在自身重量以及道路行驶车辆的冲击作用下,土体会出现向桥内移动的趋势,致使横向裂缝问题产生,路基平整性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道路桥梁过渡段桥头跳车现象严重。

2、路面凹陷

路面凹陷与路基整体滑移是路桥过渡段路基常见病害,这种病害造成影响巨大,会严重降低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局部沉降问题产生主要是因为道路桥梁过渡段上局部位置土体与桥台或者是其他位置上土体不均匀沉降较大产生的。局部沉降问题会使得车辆行驶较为颠簸,导致车辆只能缓慢运行,对于路面结构也会造成破坏,维修工作开展具有很大难度性。还需要注重的是垂直错台,不仅会使得行驶车辆受到巨大的附加冲击,同时对于桥台结构也会产生相应的水平冲击力,导致桥台结构受到严重损害。

2 路桥过渡段沉降病害及跳车处治的措施

1、台背地基处理

深层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粘性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目前应用最多的为粉喷桩,一般借助于压缩空气,采用专门深层搅拌机械设备,从不断回转的中心轴端向四周被搅松的土体喷出浆体或粉体固化剂(如水泥等),经叶片搅拌并吸收周围水分,在加固的深层软土中进行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复合地基,从而提高桥头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缩短固结期,提高边坡稳定性。

采用石灰粉喷桩加固软粘土,其原理与道路常用的石灰回固土基本相同。石灰与软土主要发生以下作用:石灰的吸水、发热、膨胀作用;离子交换作用;碳酸化作用(化学胶结作用)、火山灰反应以及结晶作用。这些作用使土体中水分降低、土颗粒微聚而形成较大的团粒,同时土体化学反应生成复合水化物在水中逐渐硬化而与土颗粒粘结一起,从而提高了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水泥搅拌桩加固软粘土基原理是在加固过程中发生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水泥水化生成钙离子与土粒的纳离子交换使土粒形成较大团粒。这些反应使土颗粒形成凝胶体和较大颗粒;颗粒间形成峰高状结构;生成稳定的不容于水的结晶化合物,从而提高软土强度。

2、桥头路基施工

桥头过渡段路基必须密实、稳定而均质。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必须采取拦截或排出路基以外的措施。一般要求填土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过湿状态或强度与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潮湿状态的填土,必须经过处理。

在台背回填区范围内宜选用摩擦角大、强度高、压实快、透水性好的填料。同时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也有利于从台背缝隙中渗入的雨水沿盲沟或泄水管顺利到路基外,从而减缓雨水的危害,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压实性能,使路基容易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同时考虑到减轻路堤自重,有效降低地基应力,减少沉降并增大安全系数,可采用轻质材料如粉煤灰等,可以大大降低路堤对地基的荷载,有利于减少地基沉降以及路基对桥台的侧压力。

3、路面处理

路桥连接处设置桥头搭板,可以使在柔性路堤产生的较大沉降逐渐过渡到刚性橋台上。搭板的近台端至于桥台上,搭板与桥台通过锚筋相连,并在搭板与桥台接缝填入沥青玛蹄脂防治水分渗入。搭板的远台端搁置在路基上,路基沉降后搭板会产生纵向滑移。为此,必须在台顶与搭板之端间设置锚栓。搭板形式分为等厚、变厚度和台阶形三种。桥头搭板长度设计应根据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计算确定,常取3m-15m(当超过8m时,宜设计成两段式或三段式搭板)。由于在枕梁处发生局部下沉造成这一部位的跳车,搭板和路堤的衔接处也会有二次跳车产生,为避免二次跳车,可以在搭板尾端加设一段浅埋的变厚式坦板,其长度一般取3m-5m,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可将与搭板连接处的路面板改为变厚式板。

4、台背填筑材料的选择与施工

桥头过渡段沉降差异及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路基压缩沉降和地基沉降引起的,台背处填筑内摩擦角较小的材料,加之压实质量影响,路的的压缩沉降量一般较大,为保证台背处路堤的稳定,其填土应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如碎石等就能较好地减少路基的压缩沉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台背缝隙中渗入的雨水沿盲沟或泄水管顺利排出路堤外。

台背后填筑透水性材料,应满足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台背填料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m,底部距基础内缘控制长度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台背与路基接壤处,为保证连接质量,一般路基留一斜坡,斜坡度不大于1:1(也可用台阶形式连接)。

3 路桥过渡段沉降病害及跳车处治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台背填料的充分夯实,施工單位除应准备一般路堤填筑所必需的压实机械外,还应准备足量和性能适宜的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和打夯设备,以保证边角的压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台后填料与路基填料一致,施工中填料含水量较低,必须进行洒水处理。洒水量须按计算所需要求严格控制,并洒水均匀,洒水后,经过一段时间放置后才能被用于填充格室和进行压实。填料中应捡去直径大于20cm的颗粒和杂草、树根等。

3、施工前必须对购进的土工格室材料进行检查验收,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测试报告,每2000m应随机抽样并测试,结果必须达到设计对材料规格和性能的要求。

4、土工格室较大的限制侧向变形的能力不仅限制了其中填料的侧胀,同时其构成的复合体由于具有较大的刚度和拉伸强度,通过界面的摩擦阻力和粘附力也限制了周围土体的侧向变形,提高了土体的抗剪强度,从而减小了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的使用寿命却越来越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其中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是常见现象之一。对于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原因,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最好是在现象发生之前,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就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具体沉降问题的解决,应当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处理措施,在工程中,应当系统而全面地管理和监督工程的全过程,严格控制从工程结构的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和工序,从根本上减少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做好跳车处治工作,减少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彦生;浅谈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跳车原因及改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2]刘衍平;赵红星;浅谈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跳车原因及改善措施[J];今日科苑;2010年06期

[3]尤晓暐,钟鸣;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成因分析及处治对策[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邓新云.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5]陈晓东. 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J]. 科技传播. 2011(14)

猜你喜欢

路桥过渡段
解析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不均匀沉降原因
路桥过渡段路基病害特征与处治对策研究
浅谈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及病害的防治
论述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浅析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措施
路桥过渡段容许台阶高度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