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创新,多个项目显成效

2017-10-21张璠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评书文化遗产文明

张璠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知识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更是教育年轻一代正确地为人处事, 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鲜活、生动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非遗扎根校园,非遗茁壮成长

自2012年,在盘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盘龙区拓东街道办事处的牵头和大力支持下,云南省非遗名录“面塑”和“云南评书”项目分别走进拓东二小校园,“非遗文化的种子”就在拓东二小生根发芽了。5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文化正在拓东二小校园茁壮成长起来。

经过五年的传承学习活动,我校培养了近200名“云南评书”爱好者和50名“非遗小小传承人”,他们自编并演绎的“城乡清洁文明三字歌”获得好评,该评书段子被盘龙区教育局作为宣传资料印制了11万份,在全区中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广泛宣传。学校通過开展“家乡传说我来说”讲故事比赛、“沉淀文化底蕴,彰显学校特色”非遗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大型活动,进一步扩大非遗文化的宣传效果和影响,云南电视台少儿频道、云南非遗网、云南日报、昆明日报、云南信息港、网易新闻、掌上春城、盘龙区新闻中心等媒体对我校非遗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实现了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有机结合。2015年学校被评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2016年被定为昆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是盘龙区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

二、非遗文化助力创建文明校园

1.拓东二小非遗社团积极参与盘龙区“创城”宣传活动

昆明人人人投身创建文明城市的队伍中,我校利用已有非遗资源把“城乡清洁文明三字歌”全新改版为“拓东二小文明三字歌”, 从我校的云南评书校园传承培训班里精心挑选了40名小评书人,通过昆明方言来说表、评论、讲叙故事的方式演绎了“文明三字歌”,受到一致好评。

2. 拓东二小非遗社团 积极参与“创建文明校园”活动

我校大队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举行了主题为“创文明城市,建文明校园,做文明昆明人”的宣传活动,活动在《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声中拉开序幕,非遗社团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向全体师生发起倡议,让全校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创建文明校园”。

3.拓东二小非遗社团积极参加“筑中国梦传颂经典 享绿生活创文明城”活动。

我校在春城剧院举行了由盘龙区环保局、教育局、拓东二小和昆明文明行动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主题为“筑中国梦传颂经典 享绿生活创文明城”的“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活动上,我校非遗社团表演了昆明方言版的云南评书:“文明三字歌”,同时向现场的领导和嘉宾分发了我校制作的“文明三字歌”校本宣传册。

4. 拓东二小非遗社团参加昆明市曲艺大赛喜报频传

拓东二小非遗社团携3个非遗评书节目,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仁泽学校举办的由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昆明市曲艺家协会、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仁泽学校承办的“昆明市首届‘笑咪乐呵青少年曲艺、小品大赛”。我校与文明校园、文明创文相结合的非遗云南评书节目《文明三字歌》和情景剧《拼爹》经过激烈角逐,分别取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三、非遗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非遗促学生德育发展

良好的德育环境往往能起到 “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拓东二小作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上无不散发着传统美德的气息。有立足于乡土的“非遗文化”走廊,又有着眼于学生非遗的“非遗学习走廊”;既有对诠释学校非遗的文化德育渗透的点滴,又有体现传承人精神的“尽心”“尽责”“尽策”的传承精神。学校通过在五年级开展非遗传承文化——“评书” ,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其中,学生们听得津津乐道,并纷纷模仿,还汇编相关评书段子,在学校升旗仪式上展演,在班级中相互比拼,在校园中交流自己的优秀段子,让全校师生在欢乐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观念。

2.非遗文化促学生智育发展

今年9月份学校在一、二、三、四几个年级又引入非遗传承文化——围棋,通过一个学期围棋教学后,教师们发现喜欢围棋的学生,学习成绩都在快速提升。

3.非遗文化促学生体育发展

学校在三年级开展的非遗文化——滇式太极,六年级开展的——滇剧,成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亮丽风景线,在大课间活动期间三年级、六年级都会展示传承人和学校联合自编的“滇式太极”、“滇剧”,让全全校师生耳目一新!在打太极、唱滇剧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锻炼了身体,体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非遗文化促学生美育发展

学校在一年级开展的非遗文化——面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听、看能力,而且在作品展示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年级开展的非遗文化——剪纸,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展现出非遗文化在生活中的艺术美;四年级开展的非遗文化——呜嘟,不仅让学生体会到非遗文化的奇妙,而且还让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美;五年级开展的非遗文化——指书,不仅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良好书写习惯,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汉字之美。

四、今后五年保护与传承计划

今后五年,学校将进一步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继续把非遗进校园活动作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争取申报为省、市、区级科研课题,以科研课题来引领非遗文化校园传承与保护。增加经费投入,扩大活动规模,不断创新、改进活动形式和内容,做到常抓不懈。学校将与非传承人合作,挖掘、整理和编写非遗文化校本教材,用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学生文化需求,不仅要使非遗走进校园,还要走进学生,最终使学生走入传统艺术文化的殿堂,培养终生兴趣,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级相关的展演和比赛,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发展和展示空间,争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非遗文化不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辛勤浇灌下,“非遗之花”必定会在拓东二小这块沃土上缤纷绽放!

猜你喜欢

评书文化遗产文明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Tough Nut to Crack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在渝举办系列活动
To Be Continued
对不文明说“不”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