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新模式探析

2017-10-21刘爱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汉语教学移动终端

刘爱华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互联网通讯无处不在。而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等)及APP等网络平台、软件的运用在青年一代中的普及,尤其是在职业院校中青少年学生中的普及,为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及模式带来了新思路。

关键词:移动终端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 汉语教学

一、依靠互联网背景,借助移动互联网媒介教学的意义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活,逐渐普及化.在这种形式下,教学也将变得与众不同。新疆的汉语教师应该紧抓这一热潮,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知识和文化,教学效果势必得到提升。而当前一些网络软件、平台,操作简单,便与传播,内容含量丰富,通过简单的整合和开发,面向学生开放,完全可以成为便于教学的优秀教学手段。然后利用网络,发现并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进行填充,这就形成了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教学资源,这种手段的更新和资源的融合,对拥有移动互联网媒介的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的汉语学习上优势明显。

1.符合中职学生心理。作为青年一代的中职学生,是使用移动媒体的主流人群,同时也是使用网络软件和平台的前沿人群。这个群体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上相较高中生是比较弱的,利用他们善于使用的网络平台和软件进行学习,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满足知识的传播。

2.方便教学调用。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新疆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在信息的利用和选择上是存在困难的,这不仅和他們的汉语水平相关,也和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有关。而教师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多网络上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将知识分为课堂使用,课后拓展、练习。然后进行再整合进网络软件或平台,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便利条件。

3.与课堂教学互补。利用这些软件和平台,可以轻易地将课堂延伸,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前提下,最大化的利用了学生的碎片时间传播知识。而且在这过程中,布置不同的任务,鼓励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内化训练。这不但将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进行里有机结合,还给学生创设了不同与往的学习体验。

4.加深巩固。前期教师在对网络教学资源中已进行了整合和分类,按照教学阶段和教学需要,将课程资源分享。学生利用互联网移动媒介可随时随地查阅这些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有效引导,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参与国语教学的移动互联网媒介的分类及运用

内地基于此的教学研讨以及规模宏大的赛事已经数不胜数,如MobiMOOC、翻转课堂。但在新疆,尤其是南疆,把移动互联网媒介运用到课堂上还是鲜见的。这跟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师教学思维有关。现本人根据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网络媒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APP、公众号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上已有的资源。通过精选市场上出现的一些App,推荐并鼓励学生在App上进行注册、登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生,不仅可以推荐很多国学知识相关的App,还可以推荐儿歌、讲故事等APP,辅助教学。而汉语学习要通过听、说、读等感官积极参与,现在很多APP不仅可以满足“听”和“读”的需求,有的还可以满足“说”的需求。多感官参与,外加学生愿意对网络知识探索的好奇心,这学习效果应当是不错的。当然作为一名汉语老师可以创建一个学习性的公众号,定期推送一些汉语教学的推文,以不同的形式推送,让更多的同学们从中发现汉语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喜欢上学汉语。

2.充分利用社交等通讯软件,如QQ、微信

现在微信、qq已经逐渐得到普及,几乎覆盖青壮年,新疆也不例外。腾讯qq、微信成为了人们日常沟通交流以及网路信息更新的两大平台。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在班级内创建一些教学沟通交流群,每日汉语教师可以在qq群里或者微信群里发一些学习性的文件,课上讲课的ppt等课件,有助于帮助少数民族学生们课下学习,避免一些课堂接受知识能力弱的同学因为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讲解,课下也无从学习。同时在作业布置上及课后辅导上,不受地域限制地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经过我们教育改革之后所推出的新的网络教学方式,可以方便更多的少数民族的学生学好汉语,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汉语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从中汲取到更多的知识。

3.网络数据库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数据库时代。网络数据库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我们所想要的信息。新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要想赶上其他地区的发展就必须学会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起互联网,利用起大数据提供的多方位选择的环境。如现在中小学常用的数据库有新疆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新疆中小学教师们现在可以利用数据库去查询一些关于汉语教学的知识点,从而能使自己的课堂内容更加多元化,也可以上传自己的课件、教案、教学视频、教学反思、教学日志等内容至数据库供其他老师借鉴交流,从而帮助自身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这就是网络数据库的魅力,一个神奇的平台。当然,当前新疆高等学府以及职业院校的基础教学,如汉语预科,与内地教学还是有很大不同,而我们却并没有这样的数据库。因此在大数据平台建设上还需要多沟通,建立一个专供新疆高等学府及职业院校教学数据库,能够利用起这一平台接受到先进的文化,从而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结语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由于历史性的种种原因,我们新疆在教育上总是落后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现在这种消极的现象已经被打破。少数民族终将走出去,去接受更多的文化、更多的知识,由此可以确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落后的现象终将会被改变。而在这其中起着很大作用的一点是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出现和普及。我们今天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新的改革措施。相信不久以后的新疆教育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冯克诚.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2]查有梁.教学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方晓华.新课程汉语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汉语教学移动终端
浅谈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汉语教学实践的影响
论文化教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缺失
委婉语教学研究
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的编辑学习和交流方法
国内移动数字出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体系构建研究
移动终端云计算应用分析
否定副词“不”和“没”的认知分析
手机APP在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