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7-10-21宋海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

宋海波

摘 要: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进程中的不断深入,信息化之于教学创新、教学效果等诸多反思,也显得应时而生。笔者结合教学课堂,立足教学案例,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出发,依据师生教学互动双方的心理需求,对信息化(主要指信息技术层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作以浅谈。以期从理论、实践双方面,进行经验自省与积累。

关键词:小学 数学 信息化 教学 课堂

信息化作为一种对信息效用行为的界定,应有诸学科下的不同理解。因此定义也相当宽泛,现就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角度,对信息化作出狭义层面的界定。狭义地看,能够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解释不同载体(以文本载体为主)的内容,师生双方经此能产生有效的心理共鸣,从而将教学过程进行直观外显化,以达到教学科学规律得以阐释、教学效果得以提升、知识传授得以优化、学习方法得以创新等教育教学的目的,服务于此的诸多信息技术手段、方法过程、资源媒体都可以是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内涵。

一、信息化教学技术推进主动有效课堂的若干经验

1.创设情境,要有意地创,创新地创,更要服务于课堂教学而认为地设计。当然,课堂来源于生活,知识是以生活问题为素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尤其如此。然而,学科教学决然不同与一般化的生活现象问题,而是带有学科规律性、逻辑性、规范性等科学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取用生活素材,又要高于生活素材。我们要善于“无中生有”,“一切皆有可能”地创造,自我设计。固然,对学生认知心理、学习规律的尊重,是前提原则。事实上,从学生认知心理需求看,学生对于新知的认知、理解、运用等过程,都需要一定的发生源以启迪、以引导的。而这个发生源,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大的源动力。无数课堂的实践证明了,在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下,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很足,主动之下的课堂,当然高效也就有保证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学生喜爱有生活情境的、充满智慧的、有创新性的教学情境引入,不仅兴趣得以增强,而且更能不知不觉中,情境引出有效问题,自觉问题指向自愿的新课探究。而这就是“情景教学”、“问题教学”的应有之义。

2.结合学生的兴奋点,以当前人们的话题味引,降低老师成人师尊的姿态,以童真的眼光心态投入到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课堂情境创设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时,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或引入热门卡通人物以引起共鸣,或插进有明显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或展示学生急需的求知感官过程,用信息技术来奉上学生们的兴奋点,降低他们在新知认识理解中的抽象逻辑能力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学科性特征所必然要求的那种逻辑抽象过程。而对于小学生而言,逻辑抽象的能力、兴趣都远不是那么的强,甚至还很差,这是由于他们的心理成长规律、社会经验、知识修养等不足所必自的自我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在主动有效课堂的追求下,要善于化抽象为直观,展示动态的知识生成过程,以某种感性的形象,刺激学生的认知阈限,达到感性经验的积累。而这样的要求,对于信息化教学技术而言,是正好恰切的。换句话说,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服务于文本静态向多媒体动态的转换,同时也能带动学生的感官,使得他们主动积极去投入到课堂知识生成的过程中。

3.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整合运用,以目的单一要求为上,以直观可感为佳,以简洁易于操作为有效。对于小学生而言,太过多维立体的感官同時综合调动,是难以做到的,也是一语疲劳的。对于小学数学知识而言,也没必要深挖,更不讲究曲径通幽。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将教学过程演绎成纯粹的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展现,更是不合时宜的。我们追求的是,在急需信息化教学技术辅助的环节,应该积极主动地加以运用,比如情境创设,动态过程展示,白板讲演的操作,矛盾冲突形象画面的呈现等。而且,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过程中,某一环节的信息化教学推进的目的、过程、效果都要单一性、直观性、针对性强。一般说来,一节课中,教学的重难点宜于采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以有效推进化解。

二、信息化教学技术推进主动有效课堂的反思几点

1.把握好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方向、程度、价值很重要。时下,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整合课堂的尝试很多,展示课,亮相课,比赛课,都极尽信息化技术水平展示之能事。然而,热度过后的冷思,我们发现,我们是否有顾此失彼、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是不知轻重之虞呢?还是那句话,用智慧创造性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辅助学科教学。

2.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有效运用不单是对于老师有要求,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考虑,更在于对学情的把握,对学生认知心理、成长规律的尊重。所以,要从备课角度出发,从把握学生血清角度出发,正确地理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推进整合问题,不能逢课便信息技术,不论学生年龄、不分学龄阶段地照搬他人课件,都是对信息化教学技术有效推进“主动有效”课堂的亵渎。

3.能否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以促进主动有效课堂,对于老师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作为教学主导角色的老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习得新的教学辅助技术。同时,为了辅助信息化教学技术本身的运用,老师还得贴近学生认知心理,尊重他们的生活态度,童真的心,发现并欣赏学生的各种感知生活、学习的方式方法。比如,卡通人物形象,热门流行的话题,童真的俚语等等,这虽然不必是信息化教学技术本身,但却关乎能否有效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以促进“主动有效”课堂的生成。

结语

信息化教育理念、教育技术,从服务角度而言,是适应时代要求下的教育教学方式革新过程而来的。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不仅利于教学过程更生动、更逼真、更情感化地外显展开,更是基于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上的教学效益的提升。当然了,信息化教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型、服务性手段,其运用之适当否,有必要否,如何运用等问题,取决于师生双方对于知识教学的具体情境,不可作出某种硬性论定判断。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追求“主动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要求老师善于先挖掘把握学情,做好教材分析。在学生最需要,知识情境最适合的课堂中,积极地、创新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则学生学习不仅主动激趣,更有其后继学习的创新意识。而对于老师而言,则因此非特粉笔、口舌之劳作减少,教学智慧、个性诸端也赖以进步见长!

猜你喜欢

信息化小学数学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