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与思考

2017-10-21吴忠成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综合实践活动小学

吴忠成

摘 要:国家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目标设计、活动流程设计、活动意义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希望能够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而促进小学学科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 现状 现实意义 对策

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课程教学的必修课程之一,其对于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作为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其由于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发展以及当前小学教学现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导致其在小学学科教学中并没有引起小学教师的相关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课程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着手点,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以及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对策三个方面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与思考,希望能够通过本次的研究与思考能够加强小学教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与重视,推动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灵活性的实践活动教学课程,其对于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其在具体组织和开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教学。首先,随着中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教育虽然逐渐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小学院校受教育趋势的影响,逐渐转变了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上教学安排上,其仍存在误区,仍以成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以及其课程安排。其次,教师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与掌控着,由于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自身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充分的认识,导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第三,新课程标准下,国家虽然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师在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活动流程设计以及学生参与等环节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如,教师在主题设计过程中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以及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进而导致主题设计缺乏合理性、有效性,影响整体活动的效果等。因此,小学教师需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根据其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教学课程,是小学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的组织与开展对于推进小学学科教学的发展以及促进小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其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解决当前小学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第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符合国家新课程标准,其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小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活学活用,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第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生活背景为基础,从现实出发,通过观察、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的交叉课程,其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其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课程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教学。

三、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教师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与开展者,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教师就必须从自身出发,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加强自身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同时在活动中必须坚持以实践活动理论为背景,做到教师即课程,优化教学资源,实现动态生成,淡化教学预案,创设有效生成的原则,[1]进而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2.主题设计

主题设计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其必须从主题设计为着手点。首先,教师应熟读纲要,以纲要为依托,开始选题。其次,学生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进而开展主题设计。第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式的交叉实践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的时候应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課程的整合,进而加强主题设计的链接点。第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依托于生活,从生活情境中寻求问题,进而开展实践活动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应面向生活,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出发,[2]进而促进主题设计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使学生能够通过主题达到一点灵犀的效果,

3.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小学实践活动开展的目的,其对教师与学生具有指引作用。故而,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实践活动内容为基础,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指引,从而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4.活动流程设计

活动流程设计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关键所在,其的合理性、衔接性、有效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中。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而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注重活动流程设计环节,其必须从学生出发,注重问题环节的设计以及师生互动交流环节以及小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学生留白空间,进而促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结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课程活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加强对其的认识与重视,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进而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小学生自身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综合实践活动小学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