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2017-10-21郭忠相丛树胜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战略高校

郭忠相 丛树胜

摘 要:我国实施教育改革以来,其网络教学模式倍受广大高校所认可。凭借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使日常教学中教师所需要的资源得以合理化的分配与共享。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即提升了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又带动了信息化的科学发展。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在实施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发展战略与路径。

关键词:高校 教育信息化 战略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对目前的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在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应用。高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还能加强学生对信息化技术的关注度,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加利用。信息化的教学平台不单只是一个资源分享的学习平台,更多是让学生依据该平台学习到更多的先进思想与科学知识。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了推动高校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课程上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的更近,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广泛接触科学研究内容与领略高端知识。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国家下达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通知以后,程度不同的在进行落实与进一步建设。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加强,使越来越多的高校融入到信息化的建设中来,各高校领导层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也较为全面、清晰,运用的整体状况良好。通过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情况来看,我国的高校都比较注重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为我国高校建设与发展教育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除各高校的重视外,更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且尤为重要。总体上讲,我国教育信息化目前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在自主创新的前提下借鉴教育信息化发展较好的国家的先进经验,有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建设并完善高校教育教学网络体系,为高校学生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

三、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1.特色战略

针对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特殊国情,高校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将面临很多问题。想要实现高校教育信息化,就必须立足国情,发展我国自己的特色信息化教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就是最好的。因此,在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之路,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即能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又为我国经济社会长久、稳定发展打下基础。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由国家教育机关制定相对统一的建设标准加以落实,从而有效建立我国特色信息化教育模式。

2.人本绩效战略

人本绩效战略是指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始终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在追求教育信息化发展质量的同时讲求建设的绩效。人本绩效战略主要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必须将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因素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决策。另外,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我国相关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方法,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保驾护航。

3.大变革战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教学活动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高校实施教育信息化已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现有的信息化技术为教育改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可以说,我国教育模式已经由量变向质变阶段发展,现在的教育模式改革的关键就是要选择到一个点进行突破,即走以信息技术之路作为击破这个点的长矛。高校未来的信息化发展之路,需要在加强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方面深入研究,借助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来推动常规教育模式在根本上发生改变,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路径选择

1.强化高校教师信息化思想概念

从目前高校信息化教育建设情况看,各高校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有所不同,建设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有些高校在适应信息化教育方面走在了前列,他们的教师同样在接受信息化教育思想方面也优于一般大学。但从整体而言,很多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思维还不够清晰。在现代教育环境下,迫切需要有一大批具备先进信息化教育思维的教师涌现出来,实践并潜心研究信息化教学技术和艺术,让信息化教育即满足理论教学又适应实践教学,逐渐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普及与完善。

2.创建并完善网络教育平台

由于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教育平台,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首先,新建或完善视频教学库资源,可采用传统课程与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要。第二,建立优质完备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对于部分课程因人数以及课时的限制,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自由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以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计划。第三、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重点和难点时,可以利用平台通过信息反馈系统与教师进行交流,随时随机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方便师生沟通。第四,建设并实施高校间信息互联系统,达成校际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同享。

3.开展信息化绩效评估,促进教育信息化科学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发展已历经几十年时间,每一所高校在信息化教育建设方面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所取得的绩效如何并不特别清楚,或无法通过某种标准进行评估,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建设不止、投入不止,但效果不佳或难以评估的现象,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教育信息化只是浮在面上,很难落到实处。所以,必须通过国家政府发布相关制度,委托或专设评估机构来对其进行评估,以有效保证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的规范性、公正性,这样不仅能够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创建出一种全新的教育信息化高绩效发展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经致力于打造高校的信息化教育模式。研究高校教育信息化,旨在形成健康可持续的高校信息化教育模式,这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还能为学生创设公平的教育资源环境,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与效率及国际影响力,为现代高校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持,开创网络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韩丹.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2]周红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設的启示[J].电话教育研究.2012.(02).

[3]任友群.教育信息化新阶段高校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3).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战略高校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