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肩担道义 责任记心间

2017-10-21于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言传身教责任意识

于涛

摘 要:现实生活中,人类文明发展要求人要具有沿袭文明、发展文明的责任意识;关心国家政治生活的责任意识;承担生活角色的责任意识。可是我们都很在意这种责任意识,却忽略了这种责任意识的形成。一种良好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尤其是要让人形成良好责任的潜意识,那必须从孩提时代抓起。

关键词:责任意识 言传身教 营造舆论 家校配合

根据责任文化研究专家唐渊在《责任决定一切》(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阐述,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是“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

也就是说,责任意识在这五个基本内涵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责任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呢?笔者经多方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處着眼 感悟责任

首先,是责任教育。大的方面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着眼于服务和奉献,引导学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着眼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引导学生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小的方面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的尽责是对集体的尽责,每个集体的尽责是对社会的尽责。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要树立“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观念,树立集体荣誉感。

其次培养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诸葛任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挥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怕牺牲、尽忠职守、责在人先,是志士仁人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后世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中学生要勇于担当责任,既包括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班级责任;也包括学生因年少无知和冲动所犯错误的责任。

二、创设情境 培养责任

在平常对学生做思想工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换位思考”。针对学生不愿学习的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设想自己做了父母,假如孩子不愿读书怎么想怎么办。室内已经很亮了,八盏灯还亮着,该怎么办?,看到水龙头哗哗流水,看见了当作没看见,那如果是自己家的水龙头呢?人们的这种心理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换位”思维方式,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在课堂上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完全可以把我们教学中的五项教育变成六项教育。

三、小处入手 体验责任

老子说:“天下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之大事必做于细”,把责任感教育具体化为在学校、在家庭以及独处的时候的行为要求,学生就不会觉得那么盲目。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间下起雨来,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件雨披。

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

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

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风雨中飘摇的娇弱的小花上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钱的人,而是他对别人多有帮助。

比如要求学生在学校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在家里孝顺父母、关心他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在社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在公共场所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独处时胸怀开阔、自信积极、勤奋自立、勇于创新;比如还有些容易做到却往往不注意的细节,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上楼梯靠右行等。

责任可以让我们将事做完整,爱可以让我们将事情做好。

四、言传身教 践行责任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家庭成员和团队成员,是不会受到欢迎的,也是没有什么前途可言的。教师要经常地向学生宣传责任的重要性。让学生头脑里经常绷紧责任意识的弦。教师要始终做到身教重于言传。在孩子面前必须时刻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教师要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自己首先做到不乱扔烟蒂、面纸;要学生努力学习,自己必须认真工作,尤其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消极情绪;要学生关爱社会,自己必须热心公益;要使学生信守若言,自己必须说一不二。责任心的培养,是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从而主动、积极地养成学生的责任习惯。

五、营造舆论 促进责任

责任心的培养需要一个大的环境,因此教师要为孩子营造人人讲责任,个个守承诺的氛围,形成“担责任光荣,弃责任可耻”的荣辱观。可以在班级中张贴责任榜,开展责任竞赛,利用黑板报、壁挂等多种渠道宣传责任。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及时对学生一周的表现进行总结,使学生已有的责任得到一贯保持而不一曝十寒。

六、家校配合 完善责任

多方面提供责任空间,形成多方面角色责任。学生角色责任形成,还只是片面的,不健全的,还应与家长沟通,在社会实践活动等诸多场合设置锻炼机会,使学生养成全面的责任意识,具有责任体验。

例如每个假期让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到父母单位进行行业体验;到商场卖一天货;到福利院照顾老人;到公园清理白色垃圾;到宾馆、饭店做一天服务员等等,然后写一篇体会文章,既让学生体验了生活的艰辛,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只要我们教师肯钻研,就一定能找出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言传身教责任意识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班主任工作中的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方法
幼儿品德养成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效提升少儿图书编校质量探析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
词语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