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2017-10-21尤艳丽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

尤艳丽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教师们探讨的焦点。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一个较难的部分。

关键词:兴趣 教学 朗读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成了教师们探讨的焦点。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一个较难的部分。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一、培养小学生朗读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小学生这个阶段正是培养他们对各个方面兴趣的关键阶段,所以,想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一定要在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小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在培养小学生朗读的兴趣方面,老师首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当中运用激励的语言,经常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小朋友在朗读的过程当中能够感受成功的快感,从而对朗读产生兴趣;其次,老师可以抓住小学生擅长模仿的这个特点,在课堂上朗读的时候一定要充满感情来打动学生,这样的朗读能够唤起小学生想要模仿的欲望,从而爱上朗读。叶圣陶说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激昂,委婉处还他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巧妙地运用类似于多媒体教学等。这样可以引起小朋友兴趣的教学手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激发小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

二、明确朗读的基本要求

1.发音要正确、清楚

发音正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对多音字要能按字义确定读音,如:“好奇”中的“好”读“hào”,不能读成“好人”中的“hǎo”。读音清楚就是要求每个字的声、韵、调都要读得清清楚楚,万万不能读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声母读得短促而有力,韵母要读得充沛而响亮,声调要读得正确到位,音节要界限分明。

2.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

在朗读中轻重、停顿都是非常的重要的。重音是指在课文中需要突出强调的词或词组,是句子的精华所在应进行强调。当然重读的突出方法不只是加强声音的强度,有时轻读也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一篇课文如果轻重、停顿都能够分的清楚,这篇课文的感情就能充分地表达出来。

3.速度的快慢要合适朗读的速度是指在读的过程中音节的频率的快慢。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课文的意思进行朗读。一篇课文如果在朗读是速度快慢不合理,好的一篇文章听起来都会变的很难听。如一篇诗歌在读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速度的快慢,这样才能体会得到作者写诗的含义。

4.语气、语调要恰当

语气指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及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的气息状态、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也是表达思想感情得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样的一段话,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所谓语调,就是根据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声调。

三、范读领路,模仿入境

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老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版,而且可以给学生启发,使他们从中领会准确表达中心思想的语言表达方式。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模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模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 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到一位朗读能力很强的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的范读,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臉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感情。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当然,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但是,一节课中的范读也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练,这样才能使范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在朗读过程中采取合理方式,注重评价效果的客观性

评价是小学语文朗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评价一个学生关系到该学生对朗读兴趣的培养。我们在朗读活动中应当给予学生平等的机会,并且评价方式应当与时俱进,避免单一。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可以让他们很直观的发现彼此的错误或不足,也可以让彼此发现优点,从而使学生之间建立起互相学习的好习惯,也会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会学生朗读的方法

这个方法要教师从低段开始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出来。因为低段的孩子还没有掌握一定的语言逻辑,而且识字量不大。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走马观花”,见不到收获。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让他们读出声音来这会让他被迫放慢阅读的速度,而且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阅读对象。他不但看见了词语,而且还同时听到了它们。眼到、耳到、嘴到,心到,四者结合可以帮助低段孩子学会阅读。学朗读的习惯一旦养成,那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