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7-10-21邱贵友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邱贵友

摘 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小学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语文是一门对学生认字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重要科目,同时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带来诸多益处。加强思维能力锻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此,教师理应提高重视程度,针对当前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采取一些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小学生们学习知识可以促使自身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拓展,并使得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做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其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小学教材中的课文数量很少,教学时间也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幼,普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其很难通过其他途径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其变得十分被动。如此不但很难对其求知欲予以满足,而且还会影响其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不足,互动偏少,导致学生们感觉缺乏足够的参与度,导致很难做到相互促进,进而影响其全面发展[1]。

2.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根据调查可知,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教材的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十分固化,每周只需提交一篇练字作业即可,甚至对于阅读学习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种方法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自然很难对其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不仅如此,现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部分教师仍然无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导致网络中大量的优秀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进而使得学生失去了原有的锻炼自身思维能力的机会。

3.过于重视应试教育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学生们关注的重心永远都是其考试成绩。这种理念不但与教育部的创新理念相违背,而且也不能适应学生们的基本需求。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学生们在课后很少有时间发展自身兴趣爱好,而是被迫参与家长为其报的各类补习班,从而持续在知识的学习中度过。如此必然会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方法

1.加强课堂内的互动

为了能够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丰富和优化,从而使其能够以更具多样化特点的形式在学生们勉强呈现。如此一来,学生们便会转变对于语文学习的态度,从原本的排斥变成喜欢,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其中。鉴于小学生生性好动贪玩的特点,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设计一些互动性环节,改变原有教学模式单一化的缺陷,促使学生们能够融入到教学之中,并感受到参与的价值和意义[2]。

例如在进行《荷叶圆圆》的课文学习时,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便是让学生们对荷叶的特点展开描述。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先将本堂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粗略描述,之后再向学生们进行提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图形。如此便使得学生们进入深深地思考之中,并积极发表个人意见。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并依靠思考和交流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尝试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们展开互动,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以此提升教学质量。

2.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的影响很大,导致其思维变得十分固化。因此,基于我国教育改革的背景,为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展开培养,教师理应改善自身教育理念。改变早期单纯以自我为中心的口述形式,积极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进行《鸟的天堂》课程学习的时候,教师便可以将整节课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于生字以及生词的学习,促使学生们对其有所认知,并能够合理应用,从而可以做到独自通读全文。第二个阶段则是安排学生们采取分段阅读的方式,对文章的内容大致有所了解,并根据自身理解对其进行分段,并对每段的知识内容进行概况。第三个阶段则是安排学生们依靠自身语言对文中涉及的动态以及静态事物展开描述,对其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锻炼。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点,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拓展自身思维,从而能够积极与他人展开交流和探讨,激发学习的热情[3]。

3.對于学生的问题提高重视

问题是学习的关键,只要学生们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脑海之中必然会有问题存在。如果没有问题,只能说明预习不够充分。另外,如果学生们提出了问题,教师未能对其及时展开引导和处理,则会导致问题累积的情况出现,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简单的问题变成复杂的问题。小学生年龄尚幼,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必须对此采取一些措施,否则学生们很容易丧失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进行《草原》课文学习的时候,教师便需要对学生们进行相应的引导,提出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们打破自身思维的局限性,认真进行思考。诸如草原中有什么东西?在我们国家哪些地方才能看见草原?在经过思考之后,学生们便会根据自身理解提出更多的问题。此时教师一定要充满耐心,认真聆听学生们的疑问,为其提供相关方法,尽可能促使其能够自主独立解决。如此一来,当学生们在之后的学习遇到问题的时候,便会自主向教师进行提问,同时问题的质量也会不断提高,进而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当前教育的现状出发,寻找问题所在,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宇轩.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0):92-92.

[2]章志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育科学:全文版:00018-00018.

[3]张雪莲.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育科学:全文版:00069-00069.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